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大公报:中国欲遏经济下滑 财政还需扩张

2008年11月11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全国财政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2003年至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5万亿元大关,5年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年均增长22%。从1978年1000多亿元到2007年5.1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近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 中新社发 徐彩霄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1月11日电 香港《大公报》11月11日发表社评指出,年中时美国的刺激经济方案,一出手便是GDP百分一的财政扩张力度,现时又正考虑推出与之相若的第二轮刺激方案。中国亦须作好准备,进行连珠炮发的财政扩张,否则难以改变增长的加速下滑之势。

  社评摘录如下:

  昨日两地股市受中央的刺激经济方案鼓舞,上证综指升逾百分七,香港恒指亦升百分三点五,连带上周五的“春江鸭”式低位反弹,已上升约一成。然而股市的反应或只短暂,更重要者是刺激措施要能真正改变经济基调扭转下滑势头,从而为市场重拾信心打下坚实基础。

  五日的国务院会议决定,进一步由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出台了十项相关措施。会议提出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调手段,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显示了一个重要的转向,等如正式宣布自去年末开始的“从紧”政策完结。其实在两月前中央决定宏调策略,由防过热及防高通胀的“双防”,转向保增长控通胀的“一保一控”,便意味调控政策必须作出由收紧转向扩张的相应调整,否则“保增长”便无从说起。在会议前货币政策已明显放宽,连番减息及存款准备金率,和取消信贷额度控制等,都清晰反映了新的政策方向。

  因此会议的最重要新举措,便是推出了全面的财政扩张政策。财政措施如选择得当,对推动经济可起直接而高效的作用,而且导向性强,可以较好地结合总量扩张及结构优化的目标一并推行。故刺激内需的组合拳,最好以财政开支为主导,而以货币放宽为配合。一年来货币收紧过头导致流动性不足,影响正常投资及经营而拖慢增长。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大金融的支持增长力度,和合理扩大信贷,表示货币政策可回复到“容纳”(accomodate)增长的正常状态。以目前增长及通胀的情况看,广义货币供给及信贷金额的增长,应回到一成六以上才算合理。如数月内未达此目标,央行便有必要加强数量型货币放宽力度,并减少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冲销。

  财政扩张主要是以扩大投资及加强扶助民生为目的,基本方向正确,符合直接高效的要求。尤可喜者是没有回应减税的要求,单纯减税只有间接作用效率不高,这次减轻税负千二亿元,乃配合增值税改革而来者,有鼓励投资(尤其技术改造)的作用,故仍属可取。今后必须注意财政扩张力度是否足够。两年内相关开支达四万亿元,相对每年国家财政预算的约五万亿规模并不少,但大多数不是新增开支。估计财赤增加只一千亿元,相对GDP不足半个百分点,乃十分温和的财政扩张。在上轮经济低谷财赤便曾突破三千亿元,占GDP逾百分二点六,今次国内外形势比当时凶险得多,故增至五千亿赤字并不为过,这样占GDP仍不过百分二,不会引致负担过大问题。由于这次刺激行动并非前瞻性,而是在第三季出现经济增长硬着陆后才出台,令难度加大,若要尽快生效后发先至,便须落重药。因此,新增千亿投资只能是第一期投入,明年必须逐步加码。年中时美国的刺激经济方案,一出手便是GDP百分一的财政扩张力度,现时又正考虑推出与之相若的第二轮刺激方案。中国亦须作好准备,进行连珠炮发的财政扩张,否则难以改变增长的加速下滑之势,对国家及全球均无好处。

编辑:刘雨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