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重塑美国形象 奥巴马是否有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美国侨报:重塑美国形象 奥巴马是否有戏
2009年01月16日 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当地时间11月4日赢得美国大选,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图为奥巴马与妻儿在芝加哥庆祝晚会现场。 中新社发 李静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月16日电 美国《侨报》15日刊文说,奥巴马的当选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不仅是欧洲国家前所未有地兴奋,伊朗总统内贾德也罕见地向奥巴马发出贺信;朝鲜也在最短时间内将奥巴马当选的消息通告全国。看来,美国的盟友和“敌人”都对奥巴马的“CHANGE”寄以厚望。一直声称要重塑美国形象的奥巴马,能否实现各国的期望,建立起全新的国际关系,在布什任内达到“史上最好”状态的中美关系又会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文章摘录如下:

  奥巴马的当选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不仅是欧洲国家前所未有地兴奋,伊朗总统内贾德也罕见地向奥巴马发出贺信;朝鲜也在最短时间内将奥巴马当选的消息通告全国(2004年布什上任时,朝鲜媒体在10天以后才发布消息)。看来,美国的盟友和“敌人”都对奥巴马的“CHANGE”寄以厚望。

  那么,一直声称要重塑美国形象的奥巴马,能否实现各国的期望,建立起全新的国际关系呢?在布什任内达到“史上最好”状态的中美关系又会如何发展?

  中美关系:有波折无悬念

  13日,希拉里在国务卿提名确认程序中,首次全面披露了新一届政府将执行的外交政策。希拉里将其称为“巧实力”外交。她说,“外交政策必须建立在原则与务实的基础上,而不是顽固的意识形态;必须建立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情绪化和偏见”。

  通过“巧实力”原则我们可以预测美国未来的对华政策:经济,特别是贸易不平衡问题,可能取代“民主和人权” 成为中国两国关系中的焦点。

  美联社日前在一篇题为“经济,而非人权,主导中美关系”的文章中宣称,由于当选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正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在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必须首先着眼如何通过与中国合作化解本次危机,而不应把以往华盛顿政客们最津津乐道的“人权和民主”放在嘴边。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变化充分显示出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在实力天平上的悄然变化。

  在中国成为世界上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后,白宫需要北京继续持有和购买美政府债券,以帮助华盛顿筹措急需的各类“救市资金”。同时,对美国商品来说,中国是个庞大无比的市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美国更无法忽视中国的巨大消费能力。

  从历史上看,最近的两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布什)在就任之前都曾利用中国大做文章,但在正式入主白宫后,转而积极推动美中关系的健康发展。其中,克林顿政府将人权问题和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彻底脱钩”。而在布什当政时期,美国和中国的贸易额更不断增加。

  在大选早期,中国的人权问题曾成为辩论的一个焦点。奥巴马也曾呼吁布什总统抵制北京奥运会。不过,奥巴马很快放弃炒作这个问题,当中国问题再次出现在总统竞选话题中后,完全变成了与经济相关的事务。奥巴马称,中国“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并呼吁加强与北京的全方位合作关系。

  尽管我们会看到一些贸易、人权和气候变化方面的争论,但是,在大局上,不会有太多改变。

  这个“侯赛因”不是穆斯林

  奥巴马,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侯赛因是个常见的阿拉伯名字,在阿拉伯文中是美好的意思。奥巴马是基督教徒,“Hussein”(侯赛因)是继承了肯尼亚籍父亲的家族名字,这位和他关系不亲的父亲出生时是回教徒。

  有这样一个让阿拉伯世界备感亲切的名字的奥巴马,早在竞选期间就承诺以全新、积极的方式与伊斯兰世界沟通,重塑美国形象。他又称将遵循传统在宣誓就职的时候使用全名。奥巴马的助手表示,奥巴马将在上任100天内选定一个伊斯兰国家发表重要演讲,为这种全新沟通方式拉开序幕。

  然而,最近爆发的加沙冲突和奥巴马的持续沉默,将使奥巴马的上述构想面临“短路”危险。

  哈马斯发言人解读奥巴马的沉默为默许以色列军事行动、默认布什政府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

  路透社认为,不管是奥巴马还是希拉里,二人发表的声明迄今都未表明,新政府中东政策将偏离布什政府一贯奉行的亲以路线。

  奥巴马去年7月访问以色列城市斯代罗特时说:“如果有人向我的住所、向我女儿夜里睡觉的地方发射火箭弹,我将尽一切力量阻止。”

  去年12月29日为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辩护时,以色列防长埃胡德•巴拉克引用了奥巴马的这句话。

  巴以冲突对奥巴马的考验实际上就是对美国中东政策的考验,这势必会影响到中东局势的发展。

  首先,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奥巴马对巴以危机的处理,不仅将显露其中东政策实质,也将构成未来美以关系和美阿关系的新基础。若处置不当,美未来中东政策将严重受限,中东和平进程将面临严峻考验;

  其次,冲突可能影响美与阿拉伯国家及伊斯兰世界关系的修复。奥在竞选期间曾承诺以全新、积极的方式与伊斯兰世界沟通,但是,假如在这场冲突中,奥巴马被视为亲以分子,无疑将对这一政策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第三,冲突还可能危及美对伊拉克政策及反恐政策的调整。巴以冲突加剧,在中东引发剧烈震荡,这可能迫使奥巴马重新审视将反恐中心转移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决策。

  到目前为止,即将上任的奥巴马一直拒绝公开评论以色列的行动,仅用“一国不容二主”一语带过,而媒体则以 “震耳欲聋的沉默”来形容他对流血冲突的无动于衷。巴以最新冲突将成为奥巴马上任后遭遇的首个重大国际危机,将直接考验奥巴马的外交智慧和危机处理能力。

  朝鲜想参加“加冕典礼”?

  近日有传言称,朝鲜欲派代表出席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美方以“不合惯例”为由予以拒绝。

  匿名韩国官员透露,朝鲜政府上月通过朝鲜驻联合国使团向美方提议,派遣外务省副相、六方会谈朝鲜代表团团长金桂冠出席定于20日举行的奥巴马就职典礼。

  韩国外长官柳明桓告诉韩国联合通讯社记者,他听说过上述传闻,称事情不会按朝方意愿发展。

  据悉,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将邀请各国驻美大使出席典礼,但按照惯例,他国领导人不在受邀之列。这等于委婉回绝了朝鲜的建议。

  即将于20日卸任的布什总统,在白宫举行的告别记者会上,对就任时提及的“邪恶轴心”朝鲜时强调,朝鲜和伊朗依然对美国的安保造成威胁。

  布什特别指出,“朝鲜仍然使我们伤透脑筋,我最顾虑的是,朝鲜仍有可能发展浓缩铀核武项目”。

  朝鲜媒体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两天报道了奥巴马当选的消息。不过这次已经是有史以来朝鲜媒体报道美国总统选举结果,速度最快的一次。

  八年前,布什当选的新闻,是选后十天才在朝鲜出现,隔了三个多月,在第二年的二月底,朝鲜才针对布什当选,对朝鲜半岛未来和平的影响,发表评论。

  欧美重作兄弟?平起平坐没门

  奥巴马当选在欧洲激发一股新憧憬,指望奥巴马能为欧美关系带来转机,甚至打开一个新局面。大选结果一出来,欧盟各机构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祝贺,并向奥巴马发出改变欧美关系现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强烈信号。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声明中说,现在是欧洲和美国再次作出承诺的时候了,欧委会和他个人支持“制定新承诺”,以共同应对包括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在内的种种全球性挑战。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说,奥巴马将变革作为竞选纲领,受到欢迎,“(这种)变革也适用于跨大西洋关系,美国和欧洲的人民都希望在双边关系方面翻开新的一章”。他呼吁美国和欧盟“坚定并具有创造性地”共同解决中东、伊朗、阿富汗等问题以及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挑战。

  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和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当天也表达了类似的期望。

  然而这种近乎狂热的拥奥巴马现象及其伴随而来的对改善欧美关系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只属一厢情愿,到头来难保不会失望而归。欧洲很多人冀望奥巴马能一改布什的作风态度,从多层面处理欧美关系,而在全球气候、国际安全以至伊朗问题等方面能更多听取欧洲的意见。

  但现实是,布什本身不得人缘以至伊拉克战争都只是欧美不协和音的一小部分,美国总统的国际政策每每是受制于国内政治形势之下的产物。

  奥巴马肯定不会向小布什一样说,“我就是喜欢这么做,你管得着吗?”,但是高悬于奥巴马头上的宝剑上刻着的恐怕还是四个字:美国利益。

  不过,欧洲对奥巴马的期待也不是一点都不理智。至少在“后布什时代”,欧洲和美国的对话总算能够回到西方传统的政治框架里了。即便双方政策考虑的出发点都是“国家利益”,也至少有规律可循,欧洲各国也不会像在小布什任内那样“摸不清方向”。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现在欧洲和美国都有两个共同的敌人,一个是小布什和它的8年政权,另一个是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