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斯诺访华汇率问题受瞩目 官报称中国已亮明态度

2003年09月01日 09:14

  中新网9月1日电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本周将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并将分别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举行会谈。北京晨报报道说,和中国金融界高层探讨备受世人瞩目的汇率问题,将是斯诺此行的重要目的。

  官方人民日报今天刊文称,面对国际上一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中国已亮出了自己的态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文章说,如果说5年前,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时,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保持汇率稳定是理性、正确和负责任的,那么,5年后的今天,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样是理性、正确和负责任的。

  文章指出,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在近期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一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文章就此细作剖析称,这种“理由”和“逻辑”十分荒谬。一方面,中国并没有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因此人民币也没有必要升值。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商品对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还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冲击。比如,中国对日本、美国的出口总值占这两个国家GDP的比重不到2%和1%,且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上,根本不足以影响其价格水平。事实上,日本的通货紧缩缘起于泡沫经济的破灭,美国的经济疲软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将经济不景气归咎于中国,把板子打在人民币汇率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方面,即使人民币升值,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目前中国制造业每年的人工成本约为12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2.1%和美国的2.2%。中国商品的主要优势就在于低工资低成本。即使中国劳动力的工资由于人民币升值而提高一倍,仍然不到美国劳动力工资的5%,美国生产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没有竞争优势。

  文章指出,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仅无助于一些国家经济状况的改观,还会让它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会损害这些国家在华企业的利益。日本贸易振兴会对1300多家在华日本企业的调查显示,50%以上的日本企业主要业务在出口方面,如果人民币升值,他们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在华日本企业不希望人民币升值。

  文章亦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则有利于亚洲和世界。汇率稳定会带动中国出口增长,发达国家能更多地从中国进口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制品,有利于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汇率稳定会带来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从而放大中国的进口需求,进而推动其他国家的出口扩张。

  有人概括,汇率稳定将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有效的“供给者”和巨大的“需求方”,因此,中国选择汇率稳定,是对亚洲和世界发展负责的表现。

  文章还援引学者观点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1985年9月,日本与西方国家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了30%,这已成为引发日本经济多年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18年过去了,这样的覆辙,中国再也不能重蹈了!

  回眸人民币汇率(链接)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978年,人民币汇率约为1美元兑1.7元人民币。

  1979年,允许企业创汇按比例留成。1980年,企业多余外汇可以到官办的外汇调剂市场交易,因而在官方汇率之外,又产生了调剂汇率。

  1981年至1984年,官方汇率实行两种价格:对外公开挂牌价格和对内贸易结算价格。1985年,这两种汇率并轨,统一实行1美元兑2.8元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到1993年底,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5.8元人民币,调剂汇率为1美元兑8.7元人民币。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后,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但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编辑:张明
相关专题: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