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会所文化”助港澳台同胞融入上海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通讯:“会所文化”助港澳台同胞融入上海滩
2009年01月16日 0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一月十五日电 题:“会所文化”助港澳台同胞融入上海滩

  作者 宗晨亮

  为了陪伴在沪工作的丈夫,吴女士从香港迁到了上海周家桥街道,做起了全职太太。但是人地生疏的生活很快让她感到寂寞,产生了离开上海的念头。在上海长宁区居委会的动员下,她参加了“全职太太俱乐部”,学起了绢花制作艺术。如今,吴女士不仅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绢花盆景,而且在上海结交了一批新朋友。

  类似吴女士的情况,在上海并不鲜见。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来到申城定居,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上海,成为上海不少街道社区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生活理念,目前“会所文化”正在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兴起。

  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周家桥街道,居住着不少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网上厨艺大展示、读报小组、养鸟俱乐部……通过举办多姿多彩的社区活动,周家桥街道让居住于此的港澳台同胞与上海市民增强互动,减少陌生感。据悉,如今周家桥街道共八个小区拥有会所,会所建立了各类团队二百多支,活动总面积超过两万两千平方米。近半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会所活动。

  社区可谓是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融入上海的“润滑剂”。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介绍道,除了周家桥街道以外,如今申城不少港澳台同胞居住集中的社区,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以长宁的古北小区为例,这里集中居住着大量的台湾居民,形成了独特的古北小区的文化精神。

  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表示,“会所文化”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产生对所在社区、城市的归属感。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发展,上海应当努力构建国际化的社区。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上海生活的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超过二十万人,通过沪上社区举办的各类“涉外”社区活动,他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了在上海的生活。(完)

【编辑:魏恒
    更多社会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