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同蒲线上“杨家将”“春运路上的传家宝”见证中国速度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7日 1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一块老怀表,四代铁路人。在太原机务段,杨家祖孙四代被称为南同蒲铁路线上的“杨家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复兴号动车组,他们见证了不同时代铁路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

  2月15日,迎着寒风,杨子华、杨玉峰父子笔直地站在山西临汾站机车停车位置,等待列车进站。在完成火车司机的交接工作后,父子俩进入列车驾驶室,杨子华将一块老怀表放在操作台上。这块梅花鹿牌怀表表盘微微发黄,指针依然转动,背面的铁路标志和“1974年”字样清晰可见。

  【同期】列车司机 杨子华:那怀表是我父亲当时考上司机的时候(机务)段上发的,因为当时全凭靠怀表看时间,保证列车正点运行,现在科技发达,机车上各个仪器比较全面了,那个怀表现在就淘汰了,我考上司机的时候,父亲为了给我留念,把铁路安全正点的责任传递给我,他把怀表给了我,我儿子考上司机以后我又传给了我儿子。

  杨家被称为“铁路世家”,曾祖父杨凤祥、爷爷杨庆堂、父亲杨子华和杨玉峰四代人为不同车型的列车服务。曾祖父杨凤祥在当时担任机车钳工,1959年,杨凤祥因病去世。1960年,杨庆堂到临汾机务段工作,先后担任蒸汽机车司炉、副司机、司机,于1996年退休。1984年,杨家第三代杨子华通过铁路部门招考,成为一名铁路职工。1990年,杨子华成为一名正式的火车司机。

  【同期】列车司机 杨子华:从我开上机车到现在开了三四种了,开法都不一样,换一种车型要学习,内燃机车噪音大,主要它是柴油机,柴油机有16个大缸,运行起来声音相当大,转一圈过来耳朵就是嗡嗡嗡响。司机之间交流听不着,有时候就是靠手势比划,互相就理解了。

  【解说】因为多年驾驶噪音巨大的内燃型机车,杨子华听力受损,在采访中常常听不清记者的问话。这让杨玉峰非常心疼。

  【同期】指导司机 杨玉峰:父亲和爷爷说,你毕业了,就来干一些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业吧,就通过考试进入了机务段,到了2013年10月份再考上的机车司机,就是这样一个慢慢的过程,到了现在成为一名指导司机,就是一名管理人员。

  【解说】在杨玉峰正式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后,杨子华将那块老怀表传给儿子。

  【同期】指导-司机 杨玉峰:现在火车上具备了各种仪表,可以准确地帮你掌握各种时间,但是只有这块表,我觉得它的精神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它时刻提醒我开车时要平稳,要安全,要正点,把每一趟车安全正点地开到终点站,我觉得这是这块表给我最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整个火车家庭的家风、信念,安全、正点。

  【解说】目前,杨玉峰正准备考试,希望通过考试以及各项严格指标考核,自己能晋升成为一名动车司机。

  【同期】列车司机 杨玉峰:我爷爷,我太爷爷是蒸汽(机车),到了我爸是内燃(机车),我这是电(力机)车,所以说我觉得想和他们不同一个阶段的话,我就是不同的台阶,动车更能代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速度,要开就要开最快的火车,所以我愿意成为一名动车司机。

  记者 屈丽霞 山西临汾报道

责任编辑:【李雨昕】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