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八方客探寻北京胡同文化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 21: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现场】史家胡同博物馆志愿者 邢彦泽

  胡同,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读一下,一二三走:胡同。如果大家对儿化音有了解的话,后面还有一个轻轻的儿化音,就是胡同儿。

  【解说】砖瓦、书籍、“三转一响”……老北京胡同文化可谓丰富多彩,充满韵味。但真正让这些文化传播开来、走出京城的,其实是一位位讲述胡同故事的北京人。7月17日,记者来到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馆里的志愿者邢彦泽正在为一群台湾学生讲解。

  【现场】史家胡同博物馆志愿者 邢彦泽

  他们(胡同居民)叫“八旗子弟”,他们是当时努尔哈赤部队的人。“旗”就指的是部队。

  【解说】邢彦泽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大三,在北京出生长大,2018年11月开始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做讲解志愿者。他告诉记者,作为北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胡同,史家胡同博物馆欢迎过世界各地的游客。

  【同期】史家胡同博物馆志愿者 邢彦泽

  上一次来的时候是北京语言大学,他们的一个留学生团体,也是过来,是英国的,过来参观。然后我们用我们相对来说比较局限的英文,然后给他们讲。

  【解说】而当天,史家胡同博物馆迎来的是台湾世新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对记者说,之前就对北京胡同文化有所耳闻,如今近距离体验,更感到北京文化韵味十足。

  【同期】世新大学大二学生 张同学

  中间有个(展厅)摆那种以前的家具,就比较喜欢那种比较老的东西。

  【现场】播放音频

  酸甜豆汁!豆汁粥哎!

  【现场】世新大学学生

  (你们知道北京有一种“黑暗料理”叫豆汁吗?)有,喝过一口,哭出来。

  【解说】台湾同学口中的“老物件”,以及让人“哭出来”的豆汁,在邢彦泽看来,都是童年的回忆。他说,自己最初就是被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献和“老物件”所吸引,因此想通过志愿讲解的方式,把自己小时候的生活讲给五湖四海的朋友听。

  【解说】除了展出的各种胡同历史相关展品,史家胡同文创产品由于富有市井生活气息,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同期】世新大学大二学生 陈同学

  我想买《古韵》,就是她(凌叔华)的一本书,想带回去看。是她在这边生活的一本著作,它就更能体现当时这种生活的情景。

  【解说】据介绍,史家胡同文创产品许多出自胡同居民之手。在史家胡同居住的朱红,退休后在社区学习绘画,由于画作贴近生活、富有感情,被社区选为“社区艺术家”,画作还被制作成明信片、冰箱贴等产品,通过绘画向游客们讲述胡同故事。

  【同期】史家胡同居民 朝阳门社区艺术家 朱红

  我每画一幅画,投入感情的,这个(画的)出生,后来我说我画我的一生,我再把出生画出来。当时我(写了)那四句诗,1943冬月生,战乱蝗灾加疾病,谁想能够长成人,只缘母爱与亲情。

  【同期】史家胡同文创社社长 马牧思

  我们更希望让参观这个胡同的人,看到生活在这个胡同里(的人),他们的这种精神面貌,他们的生活,展示北京人的这种精气神。

  温孟馨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