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诗人杨克:诗歌使生命更加丰富完整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5日 2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诗人杨克:诗歌使生命更加丰富完整

  【概况】

  出生于全民读诗的年代,心心念念想要成为小说家的杨克却在诗歌上屡屡获奖。恋爱时以诗歌为鲜花,牵手恋人走进婚姻殿堂,而如今,他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第三代诗人民间写作代表性诗人,也是2011年首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

  也许是上山下乡的经历滋养了杨克心中的诗歌土壤,又或是受到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西方作品的文学熏陶,自组诗《走向花山》发表在《广西文学》1985年1月号开始,他便声名鹊起,迅速跻身于年轻诗人行列,当时与他同一时代的还有顾城、史铁生等。同年,组诗《红河的图腾》作为要目上了《青年文学》3月号封面,并获得了1984-1988“青年文学奖”。后来,他又凭借第一本诗集《太阳鸟》,获得了广西首届政府奖“铜鼓奖”。

  1991年,杨克调到广州工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给杨克提供了不少灵感。行走在国际大都市中,他写出了《在商品中散步》《天河城广场》等呈现时代截面的诗作。杨克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跟土地、生存空间有关。“我希望个人的表达跟公共空间有一个相切的点。”

  杨克并不仅仅局限于自我创作,作为文学组织工作者,从1998年开始,杨克通过写诗朋友的支持主编了《中国新诗年鉴》,收录新人诗歌,对底层给予关注。2019年9月,杨克又预备出版《给孩子读的100首新诗》。参照《唐诗三百首》,他选取新诗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有原创性、有创造性,代表诗歌的某种高度;二是适合口口相传,符合大众兴趣。

  【同期】

  我叫杨克,是个诗人,写诗比较全身心的投入已经有40年了,我读中学时候有两个语文老师,老写一点诗歌,他比较放纵学生,让学生你爱写什么写什么,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能写几句诗歌。

  但是真正写诗,我觉得是受朦胧诗以后的影响是20世纪80年代,1980年我读了一本书叫《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以前我们没读过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就是我们是中国第一批用现代的观念来写诗的诗人,所以我们的诗歌写作,一般意义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以前出诗集是非常难的,以前没有自费出书,特别你这种年轻人根本没有机会,所以全中国石油很少的人,能够出那种薄薄的诗集,所以当时就出了一本叫《太阳鸟》,而且当时这本诗集的一些诗也发在《青年文学》上,也获了当时的全国的青年文学创作奖,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一年评200个文学奖,那是一年一两个文学奖,并不是说我一直想做个诗人的,我原来想做一个小说家的,但是一写 诗歌已经获了一定的成绩了,就诗歌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了,后来不写诗歌觉得挺可惜的,所以就变成了一个诗人,一直写下来了。

  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氛围非常的好,大家很热爱诗歌, 我1985年去四川,在贵阳根本就买不到火车票,我就走到那个卧铺车厢,跟那个门口的服务员说,我在《青年文学》上发过诗歌,确实我拿了一本,他就让我到卧铺车厢里面去坐了,一路上到四川都吃喝都免费,一个发电厂的工人,刚好碰巧住在我旁边,听说我是写诗的诗人,而且发过了诗歌,他就马上不回去上班,用两三天陪我跑完贵阳的所有的花溪所有的景点,是那个年代才有这样的氛围

  所以那个时候,大家社会氛围很热爱文学,很热爱诗歌,当然与当时刊物的发行量很大有关系,当时《青年文学》发行60万本,不像现在文学杂志发行量那可能是,以前的零头都没有,那个年头所有的大众,很喜欢一个写诗的诗人。

  很多人觉得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走向世俗化了,就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我恰恰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非常拥抱的,你说我到广州后,我1992年就写出了我一个组诗《在商品中散步》,所以我觉得一个作家,在这种大断裂时代里面,他应该拥抱这个时代,因为就像一个人你撞到了五四,五四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反而我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对中国的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我们中国开始进入了一种,消费的 或者商业的 或者信息的社会,我不是那种特别的,一直是怀念童年,怀念过去时代那样的一种诗人。

  我就是一个面向这种未来的一种诗人,诗歌这种文化和文学,它是春风化雨,浸润人的心灵的东西,它是过后起作用的一种东西,所以我相信诗歌需要口口相传,需要些老百姓喜欢,一些普通的读者也喜欢诗歌,我并不认为普通读者的审美就是错的

  人家就喜欢肯定是有道理的,大家到剑桥都想去国王学院看一下,就是靠徐志摩的诗歌,国王学院参观的门票特别贵每年它能挣好几千万,所以诗歌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当时写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时李白写没写一首诗歌对那个庐山 对比如白帝城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很多年后,它作为一种文化积淀留存下来,我们靠诗歌,我们才去认知这个世界。

  诗歌有句话说,我们献给无限的少数人,诗歌在哪个时代她读者都是少数的,即便是唐代,但是诗歌是每个时代都有人读,所以它就有无限的少数人,它一直到每个时代都有人在读。

责任编辑:【于晓】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 2018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