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申城电动私家车上路3个月 开起来还有诸多不便

2011年07月18日 15:3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一位电动汽车车主在用交流电充电桩给“绿车”充电 记者 陈意俊 摄

  从4月初上牌至今,申城的首批8辆纯电动私家车上路已过3个月。3个多月来,这批只吃电、不烧油的电动汽车开得怎么样?上周末,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绿色省油,但目前电动汽车开起来还是有诸多不便。

  “电动车在短期内无法替代传统燃油车,仅仅是作为家庭用车的补充。”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荣文伟承认,国内电动汽车还处于试验阶段,其安全性、充电的便捷性、电池的耐用性等均没有定数。与其放开“一哄而上”造成乱局,还不如探索着稳步前行。

  空调刹车 不如燃油汽车

  “大热天开空调,电动车还是不如燃油车制冷快!”3个月过去了,朱晓的奇瑞M1-EV已开了近3000公里。与3个多月前第一次正式上路时比,她现在开起来得心应手。不过,空调问题在酷暑时节就显得颇为突出,就算把风速开到最大档,体感上还是觉得制冷效果“差口气”。

  另外,和其他几位电动汽车车主的感觉一样,“刹车软”也让朱晓有些担心:“制动能力较差,刹车有点滞后。尤其遇到红灯踩刹车时,电动汽车不像燃油汽车马上停得下来,还会再往前跑一些距离,所以要提前一两秒踩刹车”。

  作为申城首批纯电动私家车车主,包括朱晓在内的8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工作的普通车主成为了沪上“最先吃螃蟹”的人,率先开上了中科力帆、奇瑞、众泰、比亚迪等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因为是第一批“试验者”,所以他们每次出行都被要求填一张行车状况表,包括几点出发、几点到达、行驶距离、路上是否有异常情况等,而这些使用感受都会反馈给电动车示范区办公室和厂家。

  充电问题 还需逐步解决

  相比空调和刹车上的问题,目前车主们集中反映最多的是电动汽车充电麻烦。

  买了重庆产的中科力帆纯电动车,章霞和黄伟芳起初并没搞清楚充电和别人有啥不同。实际上,这款电动车因为采用了重庆式的直流电充电模式,与上海的交流电充电模式并不匹配。为此,3个月来这2辆车每次都只能由中科力帆的工作人员开回厂里充好电后再送回来,服务看似“VIP”用起来却着实麻烦。

  昨天,张霞告诉记者最新进展:“这周厂家已经来换过系统,把20安培直流电充电换成了12安培交流充电。”至此,申城8位“尝鲜”的电动汽车车主都用上了汽车城里的交流电充电桩,上班把车停在单位楼下的充电桩上充电,下班看电充满了正好开车回家,将成他们上下班的常态。

  “最好还能在小区给车充电!”家住一楼的朱晓曾尝试过买来大插孔的接线板,在家里的车库给车充电。开众泰5008电动车的陈颉恃也从家里接过4个拖线板,把电源拉到车库,但是:“充电时车库门锁不上,总担心一觉醒来车被偷了。夏天空调开得多,不知道电线能不能顶得住。”

  其他几位车主住在高层的房子,直接从家里拉电线不现实,想在小区里充电又没有充电桩。“年内能帮车主们解决充电桩进小区的问题!”上海国际汽车城新能源事业部副经理丁晓华承诺。据悉,今年内嘉定将建800-1000个充电桩及4座充电站,包括进入有需求的住宅小区,届时“绿车”车主们就能充分利用家用分时电表上的低谷电价。

  安全问题 控制使用时间

  4月初,杭州一辆众泰出租车意外自燃,一度让人担心电动汽车是否安全。

  盛夏高温是电池的“天敌”,电动汽车如何安然度夏,也是首批私人电动汽车车主最关心的问题。

  “一点担心都没有”,同样购买了众泰5008电动车的车主封毅坦言。不过,他强调自己所购买的这款车与杭州自燃车虽然出自同一家公司,但型号却截然不同。“杭州自燃的那辆是换电模式用车,我这辆是充电模式的。电池的提供商是两家。”当然,大热天为确保安全性,封毅已做好思想准备,不会让车辆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虽然“试过这辆车充电一次可以跑200公里!”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表示,目前国产电动汽车需要解决四个安全隐患:车辆碰撞和机械故障引发电池爆炸、电磁干扰导致车辆自动刹车或熄火、电池燃烧、高压漏电。而后两项,正是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的安全隐患。(记者 胡晓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