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新能源汽车 三大石油巨头脚跟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涉水新能源汽车 三大石油巨头脚跟脚
2009年11月16日 11: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却苦无头绪。三大石油巨头齐刷刷加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或许是一个全新的信号。”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三大石油巨头涉水新能源汽车,除了表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投资热度不减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战略意图。

  [事件]

  三巨头积极寻伙伴发展新能源汽车

  日前,有消息称,中石化集团总经理苏树林及一行高管出现在北汽控股的总部大楼里。“有大事要发生!”消息人士敏感地作出判断。而一位石油业内人士进一步透露,除苏树林外,中石化总部相关部门和燕山石化、润滑油分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化工销售分公司高层,以及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股份公司副总裁、发展计划部主任等,均一同前往北汽控股。最终,在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那里,记者得到可靠消息,北汽控股非常重视和珍惜与中国石化已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愿意在车用油料、化工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加深合作。

  而在今年的9月2日,中石油已与华能国际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天然气发电项目合作。紧随中石油之后,中海油最近则向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了50亿元,这笔投资将被用于在天津的一个新厂,建设20条电池生产线。据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透露:“中海油正考虑在全国建设电池更换站网络,电动车司机可以在电池站中用空电池换充满电的电池。”

  [分析]

  商机吸引OR政府授意?

  [现状]

  三大石油巨头各有分工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几大公司谁先在新能源研发这块有所突破,便可能在将来的市场上占据先机。”中石油相关负责人如是向记者解释。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也认为,电动汽车未来前景广泛,“如果未来原油价格总是维持在80到100美元每桶,汽油车将得不到充足发展。也就是说,电动车发展将会如虎添翼,商机巨大。”据了解,中海油投资建设电池生产线并考虑在全国建设电池更换站网络的做法,与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巨头的做法类似。而埃克森美孚作为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巨头,涉足电动车基础设施领域正是美国推动电动车产业化战略的一部分。

  中石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工程师曹晓曦对“石油巨头涉足新能源车领域是国家新能源车战略之

  一”的说法,表示了肯定。“中石化2008年的销售收入大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这种资金实力是一般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石油企业对中国新能源车战略的拉动作用将十分巨大。”曹晓曦告诉记者,除了在天然气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方面提供技术和油料支持之外,中石化在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将有所作为,“中石化目前在全国有3万多座加油站,依托这一庞大的网络建立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化前景非常重要。”

  不过,在汽车界知名分析师贾新光看来,石油巨头集体进军新能源车领域并非只为商机吸引,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雷声大,雨点小”的环境下,石油巨头们的发力更多还是来自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部门的授意,为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化打开僵局。

  从2005年开始,全盘推进的新能源车战略出现了变化。从企业的主攻方向上看,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和投入逐渐占据主流。不过,中国汽车企业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的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高企,使这一市场的热度逐渐衰减。以长安混合动力杰勋为例,采用弱混技术(节油率10%左右)的混合动力车型价格比汽油版杰勋高了30%以上,市场局面始终没有打开。现在,有成本优势以及技术差距较小的电动车开始登上前台。中国本土企业纷纷揭竿而起,将电动车研发和制造纳入到企业未来战略中。不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亚迪、长安、奇瑞、一汽以及东风等企业研制出来的电动车产品,只能停放在库房里。

  “考虑到规模效益出现前的风险问题,国家电网态度消极。”贾新光说,“不希望在此轮新汽车技术浪潮中落后的中国必须想办法解决关键问题,于是财大气粗的石油企业终于被推向了前台。”目前,三大石油公司似乎各有分工,中石化的重点在于天然气汽车和混合动力车;中石油的重点在于乙醇燃料等替代能源汽车;而中海油主攻的则是电动车以及充电网络建设。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