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三季报全面出炉:销售、利润“双增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车企三季报全面出炉:销售、利润“双增长”
2009年11月17日 09:4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上半年汽车企业“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在三季度得到了改观。日前,汽车及相关企业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面出炉。报告显示,三季度乘用车企业业绩飘红;商用车回暖趋势比较明显,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表现较为优异。总体上,汽车及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全面实现了销售和利润 “双增长”,改善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中信证券首席汽车分析师李春波分析认为,宏观经济层面的回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汽车销量的增长是汽车企业三季报飘红的主要原因。

  经济回暖促车市产销两旺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返升,经济回暖明显。

  在此背景下,汽车工业同整体经济运行呈现相互带动和促进的良性关系。国家4万亿投资带来的公路、铁路、航空、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火爆直接带动了商用车板块的回暖,消费者对经济运行的信心以及宏观政策的利好也让车市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产销961.27万辆和966.27万辆,同比增长32.01%和34.24%,19家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08.65亿元,同比增长17.02%,增速比上半年增加16.94个百分点,这表明汽车作为拉动内需的核心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3.6%,增速领先其他传统重点行业,表明汽车行业今年以来呈现持续复苏的趋势。”东北证券旗下天富期货上海公司总经理李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细分市场渐次发力

  “在利好政策及宏观经济投资性需求拉动的背景下,汽车消费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各个细分市场渐次发力,成为推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李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商用车方面,上半年随着4万亿投资带动的工程项目逐渐展开,工程车成为市场需求最大、销售增长最快的车型,这一状况避免了商用车市场下滑幅度继续加大;下半年随着物流需求的回暖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效应的显现,牵引车、轻卡、农用车等车型销量大幅上涨,直接推动了商用车市场全面回暖,呈现止跌回升的局面。

  江铃汽车三季度累计销售29391辆整车,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08%;江淮汽车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42亿元,同比增长80.11%,环比增长2.67%,而重卡行业的代表企业福田汽车三季度净利润增幅最高,达546.69%。

  在整车市场产销两旺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在第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约19.85亿元,已经呈现明显的向好趋势。

  在乘用车方面,受利好政策影响,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销售增长持续强劲,而随着消费者对去年9月实施的3.0升以上排量征收消费税政策的逐渐适应,以及去年部分被压抑需求的释放,B级车及豪华车市场也止跌回升,呈现回暖迹象。

  作为A股市值最大的车企,上海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78.52%。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汽车业绩大幅上升,每股收益0.607元,同比增长78.52%;实现主营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21.53%;实现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78.52%。1~9月上海汽车集团自主品牌汽车销售突破6.5万辆,同比增长186%。

  不再“增产不增收”

  “三季报显示,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全面实现了业绩增长,这一增长趋势将在第四季度延续”,李春波告诉记者,汽车产销两旺的局面是车企业绩增长的根本原因。

  中汽协统计的1~9月汽车工业19家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快报显示,重点汽车企业前9月在汽车产销大幅增长的拉动下,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主要指标均好于上年同期。1~9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87.72亿元,同比增长33.25%,已高于上年同期增速,增长额为196.57亿元,19家企业中只有两家亏损。

  分析人士认为,中汽协的数据表明汽车行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已经出现了明显好转,有望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继续实现产销和利润的双丰收。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