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战岁末再起波澜 中国车企应谨慎对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并购战岁末再起波澜 中国车企应谨慎对待
2009年12月11日 09:14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即将收官,但各大汽车厂家间的争夺不但未见消退,反而愈演愈烈。本周,随着大众公司的两记重拳,新一波的车企并购大战或将上演。

  重拳出击:大众剑指全球老大

  从西欧买到东亚,接连收购保时捷和铃木汽车公司的股份,本周动作最大的车企非德国大众汽车莫属。

  大众收购保时捷早已不是新闻,这场蛇与象的大战自2007年9月起一直延续至今。欧洲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12月7日发表声明说,该公司已支付39亿欧元完成对保时捷汽车公司49.9%股份的收购。同时,大众股东一致同意批准一项增资扩股决议用于对保时捷的收购,该项决议计划截至2014年将为大众筹资约80亿欧元。大众预计,一旦对保时捷的收购完成,公司将每年增加大约7亿欧元的营收,公司计划截至2011年完成对保时捷的控股,并于2018年超越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丰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并购也意味着两家汽车公司“落叶归根”:奥地利人费迪南德·波尔舍在20世纪上半叶分别创立了大众和保时捷。

  梅开二度:全球大众即将成形

  收购世界上最赚钱的车企显然不能满足大众的雄心,在正式收购保时捷股份不到48小时内,又传出了大众将斥资25亿美元收购日本铃木19.9%的股权的消息。这笔交易计划于2010年1月完成。

  分析人士指出,双方合作后,铃木将获得强大的研发合作伙伴,大众则将得到更好的小型车生产技术,此举可能将缔造一个足以匹敌丰田汽车公司的全球汽车联盟,尤其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上将占据主导地位。与铃木汽车结盟是大众汽车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战略的一个步骤。据了解,今年前10个月铃木汽车和大众汽车的全球总销量为723万辆,超过丰田汽车的636万辆。

  进军国际:中国车企遭遇阻力

  对于同时进行的中国车企吉利竞购沃尔沃、北汽竞购萨博两宗“中瑞大战”来说,未来的20天至关重要。

  12月9日,面对不断传出的收购将功成的消息,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主席、署长白思德表示,就吉利收购沃尔沃而言,“估计年底前都拿不到什么结果”;而对于北汽与萨博之间的交易,“如果要在12月30日前让北汽全部拿下萨博,也会很难”。两宗收购陷入僵局的原因恰好相反:吉利的困惑在于,有瑞典政府背景的JACOB的财团和由福特汽车前董事组成的CROWN基金纷纷宣布参与,形成了三家竞争收购格局。北汽的烦恼则来自其原先的竞购伙伴——瑞典豪华跑车制造商科尼塞克两周的突然退出,北汽集团骑虎难下。

  呼唤理性:1+1未必等于2

  中国车企与国外巨鳄的“绯闻”已不是一天两天。2007年初,当克莱斯勒深陷泥潭时,便传出了一汽意欲与通用竞购的传闻。当时的舆论界普遍认为,在克莱斯勒沉重的员工福利包袱和亏损额,以及其精湛的生产技术与优秀国际品牌之间的利弊选择,值得再三权衡。今年6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表示:“能够参与国际汽车并购的中国车企现在还没有出现”。是一语成谶还是杞人忧天,值得细细玩味。

  近15年来,汽车界并购中不乏失败案例:大宇收购双龙,通用收购萨博,福特收购路虎、捷豹,通用菲亚特联盟,通用收购悍马,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联盟,宝马收购罗孚都是收购者们不愿提及的回忆。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是中国汽车企业当时最大的海外并购行动,但并购后中韩双方的合作由于管理文化的差异,进展的并不顺利。

  前车之鉴,记者认为在新一轮并购潮中,中国车企应谨慎对待,切不可盲目跟风。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