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年后首降 多个品牌车型价格开始松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东莞年后首降 多个品牌车型价格开始松动
2010年03月11日 09:00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和消费者权益日使经销商有了今年第一次降价促销的契机,相对之前大多数车行只是店内抽奖或者免费检测等,近期众商家推出的降价促销活动更为实在。

  现车充足价格优惠

  “节前一直断货,现在很多车型已经有现车了。”一上海大众车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节前的紧俏车型朗逸目前已经有现车可提,而且前几天车行搞活动,购朗逸不但优惠现金2000元,还赠送2万多元的大礼包。同样从“无车”到“有车”的还有卡罗拉、奥迪A4L、骊威、天籁、福克斯、悦动、飞度、奥德赛、欢动等热销车型。宝马、奔驰、雷克萨斯、路虎、沃尔沃,这些品牌经销商均表示供货情况大大好转,原本断货的热销车型现在都有少量现车。

  业内人士表示,“车荒”消退一方面原因是车主在年前扎堆,另一方面是节后厂方调整产能,很多新车、热门车型货源逐渐充足了。

  对于当前现车充足的现象,众多的商家坦言,今年春节遭遇寒流袭击,使原本冷清的春节消费更加冷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货源的充足。此外,商家在节前积极囤货和消费者节后用车需求减少等因素,有效地缓解了车源紧张局面。

  闹腾半年多的“车荒”正迅速消退,不少车商都加大优惠力度,和往年不同的是,不少车型现在的优惠相比年前不但没有“缩水”,而且还有所增加,纷纷优惠数千元现金、兼送过万元精品向购车者抛橄榄枝。像思域、卡罗拉、睿翼、凯美瑞、雅阁、天籁等热销车型不但有现车供应,而且都有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现金优惠,其中广汽本田雅阁优惠8000元,凯美瑞优惠19000元,而一汽马自达睿翼的优惠幅度更是达到2万元。

  “年后顾客来店量减少,厂家销量任务加码,今年注定有很大的压力。”说起2010年的车市总体走势,经历了节后车市下挫的车商们几乎都比较谨慎。

  众多商家认为,随着车源紧张局面逐步缓解,部分车型可能会在价格上有所下调,之前需要加价购车的车型也会终止加价。不过业界认为,尽管厂家已在产能上开足马力,但当前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仍较难出现,未来市场前景仍不明朗,因此厂家短期内不会主动降价。

  销售压力向二季度“转移”

  “今年和去年相比,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下降。预计进入3月份后,汽车市场的销售会持续冷淡。”金美本田市场部经理殷柏如认为,按照此前预测的全年销售目标,汽车市场的销售压力将向二季度“转移”。

  记者了解到,一二月份东莞多家车行都显得比较冷清。受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少及去年末汽车消费透支的影响,各车行一二月份的销售比去年12月明显走低。

  殷柏如告诉记者,业界其实对2010年一季度的预测显得很悲观。一季度汽车市场正在呈现一系列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3月份的车市很难形成销售高峰,随着汽车市场缺货现象有所缓解,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将使车市出现持币待购现象。因此,一季度总产销量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仍是未知数。”

  近期重促销更重服务

  本周末,本报年后第一次大型车展将在世博广场拉开帷幕。记者也了解到,届时同一时间在东莞许多高人气地段均有不同媒体举办车展。很多车商一方面在价格上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在3月也都积极地参加此类户外推广活动。

  “我们现在除了推介新车和店面优惠促销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走出展厅来进一步提升一下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品牌和车型。”莞太路一家确定要参加本报车展的日系车行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车商的销售任务要比去年高,再加上厂家在促销上的支持力度,各个汽车经销商都想迎来节后的开门红,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走出去才知道消费者的需求量有多大,靠消费者上门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户外参展也能宣传企业形象,更能销售产品。”一家自主品牌车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参加本报车展的当天,会给消费者最大限度的优惠,更有各种礼品派送。“二月份放假的时间占了三分一,很多车行卖得不怎么样,从而使得展厅没有什么人气。为此车商希望能借着车展走出去销售。”

  除了在价格上松动、多参加活动来促销之外,4S店在服务上也显得更加重视。“其实活动只是我们推广品牌的一种形式,在淡季并不一定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是提高售后服务是最为关键的。”兴隆车行市场总监王虎认为,促销只是短暂的效益,汽车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和服务的竞争。

  记者了解到,近期车市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比拼更显重要,各大经销商也在幕后工作上纷纷施以对策。很多车行近期纷纷成立了会员俱乐部,并且组织会员举办关怀活动、新车驾驶讲座,把重心回归到服务车主上。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