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靠发钱拉内需是不靠谱的“药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时评:靠发钱拉内需是不靠谱的“药方”
2009年01月12日 16:27 来源:城市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授蔡恒进、广州求心经济研究所主任党爱民、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刘海波等10教授日前联名提出了“反周期财政政策”的建议。建议认为,扩大消费需求,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民众发钱,因此建议给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2万元以下的家庭,每人发放1000元的消费补贴。

  面对萧条的经济预测,开方子的人是越来越多,如果说先前国家推出的四万亿救市资金算是一服主药的话,那么建议政府发钱发券可谓是一剂副药,或者说是个偏方。民间有偏方治大病之说,所以有很多人,包括上面新闻中的10位教授,显然也把发钱发券当成了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而且这也很符合普通人天上掉馅饼的期待。所以,此论一出,响者云集。

  支持者认为,从市场角度看,由于消费补贴能够直接投入消费市场,发挥激活市场的“鲶鱼效应”。从社会角度看,关心、抚慰低收入群体,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放消费补贴,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政府体味民生疾苦,稳定低收入群体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够调动低收入群体积极参与市场消费的热情。

  孤立地说,这些认识的确是有其道理的。从理论上说,有钱不花,那是傻瓜。人们创造财富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守财奴,而是为了享受财富。这是一个无须证明的基本道理。民间有句土话说,有胭脂都知道往脸上擦。可见,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钱和有多少钱的问题。

  事实上,有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争议和澄清,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事实性判断。这些判断表明: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银行里二十万亿的储蓄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在大约占百分之八十的普通居民手中,而社会保障又极端不足,房价虽然在降,但是普通人买房子,还是要节衣缩食,极端吃力。教育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学费动辄万元,医疗费用更不用提,因病致贫的现象遭人诟病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还有养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居民要么是无钱可花,要么是有点小钱不敢花。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支持这一点:虽然人们手头比过去更充裕了,但却日渐变得不敢花钱了,其中81.8%的人是因为基本养老保险力度不够;76.0%的人认为新医保未明确,担心看不起病。由于缺少明确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乐观的远景预期,老百姓只能靠增加个人储蓄来应对未来无法预期的情况。

  应该说,上述构成了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基本现实矛盾。要启动内需,必须由上述基本矛盾入手。给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2万元以下的家庭,每人发放1000元的消费补贴,是件好事不假,但是要指望消费补贴能够直接投入消费市场,发挥激活市场的“鲶鱼效应”,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一没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二没有改变人们基本的财富持有状况,如果说多少还是能够产生一定效果的话,那也是微乎其微。更何况低收入家庭怎样认定,如何把钱足额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怎样解决“跑冒滴漏”和“雁过拔毛”的危险,都涉及到极为复杂的程序设计,执行起来可操作性并不强。

  所以,与其在这些“偏方”上下工夫,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怎样利用政府扩大开支的机会,完善社保,扩大其覆盖面,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人们才能放心地去花钱。到那时候,别说给一千,就是给300,也会对内需产生极大的拉动效应。(本报评论员 柳五)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