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正谈鸦片战争:科学现代化不仅是“船坚炮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方正谈鸦片战争:科学现代化不仅是“船坚炮利”

2010年06月30日 09:0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陈方正 科学现代化,不仅是“船坚炮利”

  继书评周刊《重读鸦片战争》专题之后,本报昨日刊出朱维铮教授从思想史角度回顾鸦片战争的访谈,继续延伸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反思。而在关于鸦片战争引起的各种问题之中,思想之外,引起最多议论的便是科学。170年来,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科学的现代化便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今天我们邀请科学史学者陈方正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科学精神进行考察,并回顾这一段科学史。

  陈方正 科学史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讲席教授。196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0年创办大型学术刊物《二十一世纪》,著有《在自由与平等之外》、《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等。

  回望

  鸦片战争是输在科技吗?

  在维持稳定的大前提下,已经发展起来的先进科技很容易被压制,然后任其萎缩、废弃、失传。

  新京报:今天我们说起鸦片战争,常会用到一个词“船坚炮利”:1840年前后的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或者说军事科技的发展速度不对等,往往被视为决定鸦片战争胜负的最直观因素。请陈老师介绍一下,清朝晚期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科技水平,实际上有多大的差距?

  陈方正:在明末清初,西方的火器曾经传入东方,包括中国和日本。明朝的徐光启就曾经致力于引进和利用西方的“红衣大炮”来抵御清军;而日本在公元16世纪,即他们的所谓“战国时代”,发展和改良了西方所传入的火器,其犀利程度甚至一度超过英、法等西欧先进国家。

  当时公认为最伟大的天才军事家武田信玄就是受火枪的长距离狙击丧生,而织田信长在1575年著名的“长筱之役”能够彻底击溃武田胜赖,主要得力于埋伏在河边的上万名火枪手。这说明在短短一代之间,火枪就已经能够左右日本政治、社会了。

  然而此后,中国进入满清盛世,日本也进入安乐、稳定的德川家康幕府时代,军事科技的研究、发展都因此松懈甚至停顿下来。以至于1853年美国人以舰队闯入相模湾,打开日本门户的时候,日本人竟然已经全然忘记枪械为何物了。原因是已经一统天下的德川幕府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枪械制造技术和人才集中起来,收归国有,然后任其萎缩、废弃、失传。

  这个政策一方面是为了维持武士这一庞大统治阶层的社会地位———用枪比用武士刀容易得多,一般民众可以轻易掌握进而威胁武士阶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战乱已经平息,一个统一、和平、没有严重外患的国家,根本不需要太犀利的武器,特别是要防止它在社会上流传。因此,在维持稳定的大前提下,已经发展起来的先进科技被压制,萌芽中的军事巨变以小小一段插曲告终。

  新京报:确实,我也看到有学者认为,清王朝并非没有机会追赶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这是不是和你说到的日本的情况有类似的地方?

  陈方正:是的,日本的这段史实,或许可以为我们了解“洋务运动”提供一个新角度。以器械为急务的“船坚炮利”政策也许并无不妥,只不过主事者力量不够庞大,意志不够坚决罢了,因而无从“动摇国要”,没有迫使中国的政体、社会、意识形态适应发展先进器物的需要,甚至产生本身的蜕变。

  换而言之,“西用”的逻辑不足以改变“中体”的结构,因此研制和改良器物所必须具有的心思、资源始终无法集中和调动,所得的结果也就无从与西欧、日本比拼。日本在德川家康统一之前和之后,对火器态度的大转变,正好说明体、用二者孰为优先的选择,是决定于政治形态的。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虽然有枪炮,但其进化程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军事技术,比如船舰之类,也同样是大大落后于西方的。

  借鉴

  西方科学的基本动力何在

  现代化是由许多在不同阶段各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相互促进而推动的。

  新京报:那中国科学的落后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陈方正:我们探究“中国因何落后于西方”,其实等同于要清楚“西方为何领先于东方”。西方军事力量之突飞猛进,有个明确的转折点,即1567年-1609年,荷兰反抗西班牙长达四十年的革命战争。在此期间,荷兰人为了以弱御强,发展出以枪炮等火器为基础的现代军队,以及与之相伴的高度理性化、科学化的组织、操练、补给方法,而这套方法、制度迅即传遍了整个欧洲。

  在此之后,欧洲国家之间的剧烈战争连绵不断,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便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酷烈政治、经济、军事竞赛中锻炼出来。

  新京报:也就是说西方科学的发展动力是社会动荡?

  陈方正:欧洲本身的现代化蜕变,从发韧至今已经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的基本动力是国人长期探索的问题,但答案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从服膺于坚船利炮,到科学、民主和各种政治思想的提倡,乃至于今日的经济改革,无疑代表中国对现代社会认识的逐步深入。但这些是否就是答案的全部呢?也许,在更深的层次,我们会发现,现代化并非单纯由几个固定因素造成,而是由许多在不同阶段各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相互促进而推动的。

  前路

  不要因科学发展缓慢而气馁

  吸收、发展科学,其实相当于一整个文明之移植,是移山倒海那样的大业。

  新京报:鸦片战争叩开中国大门之后,除了军事科技的传入,民用工业技术也在中国得到了统治阶层的重视和推广,您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科技进步有哪些?

  陈方正:在1840年-1900年这六十年间,传入中国的其实主要还是纯粹的技术本身,而且受限于体制、师资和传统观念,成绩是很有限的。至于技术输入比较重要的,应该是在轮船、铁路、电报、印刷、纺织、矿冶等有关交通、通讯、民生的这些领域。

  新京报:技术的进步,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陈方正:中国科学的真正发展,是要到二十世纪初年,而关键动力有两个:第一是废科举,开办新式学堂,但这只能够推动一般科学知识的普及;第二,则是留学生直接到英、美、法等国家学习和研究科学,取得高等学位,然后回国任教。这一潮流逐渐扩展,由是科学才能够真正在国内的学府生根发芽。

  新京报: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清末民初以及“五四”时期对“赛先生”的追寻过程中,总结哪些遗产?

  陈方正:我想我们应该意识到:吸收、发展科学,其实相当于一整个文明之移植,是移山倒海那样的大业。所以,整个国家、民族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这一大业并不奇怪,不应该为进度缓慢而感到气馁。俄国在18世纪,日本、美国在19世纪至20世纪,都是在很优越的条件下移植科学,他们都花了巨大精力和很长时间。长远而言,最重要的是致力于优化我们自身文化的气质,而不要汲汲求其速成。

  辨析

  传统文化未必制约科学进步

  中国人太注重实用和当前的效果,缺乏对科学本身之精深、奥妙的向往与追求,缺乏对“真”的尊崇。

  新京报:袁伟时在总结你的《继承与叛逆》一书时曾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在思维方法上存在根深蒂固的缺陷,不利于现代科学的钻研与传播。那么,这个难题有解吗?换句话说,我们回顾鸦片战争百余年来的经验教训,能否找出一条适合中国人去走的科技进步之路?

  陈方正:敝著并没有详细讨论思维方式和逻辑规则的运用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虽然历史上这样的影响的确可能存在,甚至可能很重要。但逻辑和现代科学规律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极其微妙、复杂的问题,这里只能够简单一谈。

  首先,科学理论的基础是数学,而严格的数学来自希腊人的首先发明,十分依赖推理,也就是逻辑;同样,要从科学实验中得到有广泛意义的结论,也必须依赖推理和逻辑。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的确离不开逻辑。

  然而,根据实验结果而发现的自然规律,却又往往和一般意义的逻辑不相符合,甚至相反。例如,在牛顿的时代,超越空间而发生作用的万有引力便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不合逻辑的,当时普遍观点认为,只有物体互相碰触,彼此间才会产生作用力。因而过了好几十年,万有引力方才被全面接受。又例如,根据狭义相对论,长度、时间乃至因果关系都会因为观测者的运动状态而有所改变,这在从前乃至今日,不也同样像是违反常识甚至我们心目中所谓“逻辑”的吗?

  因此我认为,文化中是否有逻辑观念,和科学发展的快慢恐怕不一定有必然关系。要知道,近代科学的发展,本来便和脱离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笼罩有关,而现代科学的几次革命,都彻底改变了人类一贯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和简单的“逻辑”观念不相符合的。

  新京报:你在《继承与叛逆》一书中指出,现代科学之所以出现于西方而非东方,既有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也有宗教和文化的深层原因。那么,当我们考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历程,这些阻碍进步的因素有何变化?

  陈方正:这是个很困难的问题,因为没有切实的研究结果可以依循。我的初步观察,也反映许多同事、朋友的意见是:对于那些具有极高天分和奋斗意识的人来说,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构成制约——我们的确有为数不少这样的人——事实上,在整个二十世纪,除了受到外来侵略或者内部政治干扰的情况之外,中国科学的发展是相当迅速和蓬勃的——这当然与它正处于起点,也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是相关的。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当中国希望在科学的前沿和先进国家竞争,而科学的全面进步则系于整个民族的取向、心态时,这样的制约就好像出现了。它表现为:中国人太注重实用和当前的效果,缺乏对科学本身之精深、奥妙的向往与追求。与此密切相关的现实则是,国人对抄袭、作假等学术欺骗行为,并没有形成清晰、普遍的判断标准,更不认为是绝不可容忍、饶恕的犯罪行为。统而言之,就是缺乏对“真”的尊崇。长远来说,这种对“假”的容忍和宽恕,才对中国科学的进步有极为不利的深远影响。 

  记者 武云溥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