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用《红楼》给《聊斋》练手?网友称"阴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李少红用《红楼》给《聊斋》练手?网友称"阴深"

2010年07月01日 09: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版《红楼梦》播到第十集,批评开始井喷———

  李少红用《红楼梦》给《聊斋》练手?

  从6月26日起,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在地方台率先亮相,到昨日为止已经播出近十集,批评意见也开始井喷。从现在得到的观众反馈来看,不论是看过老版的中老年观众,还是读过原著的年轻人,对于这部电视剧持否定态度的居多。不少网友在讨论区的评价都是“雷人”,并且对于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从各个角度都提出了质疑。看起来,李少红费尽心血拍出来的这部名著,其遭遇甚至很可能还不如高希希;新版《三国》就算很多地方不如人意,但起码在打斗方面比老版精彩许多;而新版红楼,目前还很少看到观众说有可取之处。

  ◎你知道吗?

  “旁白帝”就是“甄士隐”

  新《红楼梦》播出之后,剧中那个如唐僧一般喋喋不休的旁白一时间被网友们称为“旁白帝”。有意思的是,给这部电视剧配旁白的正是该剧甄士隐的扮演者周野芒。而他不仅是甄士隐,也是《水浒传》里的林冲林教头,更是当年《成长的烦恼》中爸爸杰森的配音者。

  周野芒在谈起自己与新《红楼梦》的缘分时称,其实最早这事还是和拍《水浒传》有关,当时他和一个演员的关系不错,该演员后来做了新《红楼梦》的演员副导演,就找他帮一个忙,说《红楼梦》里有一个角色比较关键,但是戏份又比较少,一般的演员演不下来,就请他去演。而他到了之后才知道是既做甄士隐,又要做旁白配音。“50集的戏,每集都有三四张纸,配音要以画面为主,不能冲到画面的前面,要时隐时现,既要让观众听清楚发生事件的内容,又不能让观众听了睡着了。”

  剧情导演该“重读一遍原著”

  关于剧情方面,从已经播出的十集来看,有不少地方被增加或者删减,而且,李少红很明显地听取了一些“红学家”们的意见,在讲述故事方面有意跟曹雪芹家联系在一起。

  李少红的改编从第一集就开始了。整个第一集耗费了十多分钟的篇幅,用旁白讲述女娲补天留下的那块石头的故事,而且还增加了石头与僧道之间的对话。但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交代明白,贾宝玉这位神瑛侍者,到底与自己身上的那块玉以及大青峰底下的石头是什么关系。而这一段疯疯癫癫的对话,也是网友们戏称该片为 “鬼片”的源头。

  随后,在第二集里,编剧又想当然地将“京城”当成了北京,在画外音里说“他们经过扬州,转大运河一路北上,历时数月, 开春之时进入了都中,到达京城。”有网友痛批这段旁白根本没过脑子,“历经数月,林妹妹在小船上过的年吗?寒冬腊月,林妹妹在小船上不会冻死?冰天雪地, 小木船能畅行大运河北上京城?林妹妹北上历时数月,贾母能预知林妹妹母亲的死期乎?”

  而在前天上映的第八集里,这种改编发展到了极至,“元春省亲”本是原著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李少红的版本里,“省亲”本身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相反在省亲之前的准备期里,却用很长一段篇幅来讲述一些原著里没有的“废话”。比如王熙凤和老妈子在讨论接驾的问题,老妈子就说起,“江南甄家可不得了,一共接过四次圣驾,那钱花得简直就不叫钱了……” 很显然是在讲述曹雪芹祖上曹寅在康熙下江南时接驾的故事。诸如此类的讨论占据了很长一段篇幅,而对于原著中借省亲描述的大观园却寥寥数笔带过,甚至连贾宝玉题写匾额,被贾政呵斥的情节都显得无足轻重。很多网友反映,这段描写实在有点多余,除了显示编剧对《红楼梦》的背景有点了解之外,根本对原著的表现毫无帮助,所以,“建议导演回去重读一遍《红楼梦》,真正了解了这部名著之后再来拍。”

  演员女性造型雷倒一片,男性角色符号化严重

  自从开拍时曝光了演员的造型照片起,新版《红楼梦》造型很雷人的说法就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而从开播之后的实际效果来看,演员们的“铜钱头”在阴森的场景之中更添诡异,这也是“鬼片”印象的另一个由来。而且,由于造型和场景普遍是深色调,加上诸多演员们亮相时并没有多少开朗的笑容,因此这种“鬼气森森” 的感觉更加浓厚。

  在所有演员里,被批最多的就是林黛玉了。李少红原来宣称要找三个不同年龄段的演员来出演林黛玉这一最重要的角色,但最终只选择了林妙可和蒋梦婕,这就导致在第二集林黛玉进贾府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年龄断层,也让不少网友批驳成“一个大BUG”,因为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林黛玉不过五岁,贾宝玉不过“七八岁大”,但在林黛玉进贾府时,她已经变成了十四五岁的少女模样———“难道贾雨村教了林黛玉十年?”

  至于林黛玉的人选问题,更是网友们讨论的焦点。扮演小黛玉的林妙可,就完全没有抓住林妹妹的神韵,甚至在贾雨村见到她时,还面带微笑。“都知道林妹妹多愁善感爱哭鼻子,谁知道第一眼亮相时居然笑给我们看!”而蒋梦婕这个半成年黛玉,更是被很多网友认为是“失败典型”,原著中所描述的林妹妹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但蒋梦婕的造型里,“眉毛粗得简直可以媲美关羽了,眼神也呆呆的根本没神采,加上那一抹婴儿肥的脸,简直让林妹妹的形象崩溃了”。

  除了女性演员的造型雷人演技勉强之外,男性演员也成了大家诟病的对象。贾宝玉“看起来像个小猴儿,根本没有富家公子的气质。 ”而其他配角男演员里,贾政、薛蟠、贾珍之类的角色,统统选择了男性胖子,而且形象都比较委琐。有网友冤枉地称“难道胖也有罪吗?都成了反派代言了,这脸谱化也太严重了吧?”

  音乐和场景阴阴沉沉,鬼气森森

  新版《红楼梦》使用的是著名美术设计师叶锦添的设计。虽然叶锦添在很多大片里的美术设计都堪称美轮美奂,但这次《红楼梦》的设计却堪称是一次失败之举。或许是由于全是棚内搭景的缘故,新《红楼梦》比老版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场景显得过于呆板,缺少立体感。在一些纵深长镜头的画面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天空的景色,要么非常苍白,要么就过于昏暗。而一些远景的建筑,也都直接模糊处理掉。远不如老版的场景看起来那么真实立体。

  除此之外,叶锦添这次使用的色彩也是网友们诟病的主要地方。在新版《红楼梦》里,叶锦添设计的场景都偏黑偏暗,没有一个厅堂是光明的,每个坐在堂里的老爷小姐,都是半隐在黑暗中,使整个人平添了一股鬼气。而人物服装方面,也以黑色和暗红色为主,没有几丝鲜艳的色彩,甚至在元妃省亲这样的著名喜庆段落里,演员们身上的服装同样色彩阴郁,那种红色配上黑色的场景,让人很容易就想起《夜宴》里那种压抑的气氛。

  而在场景之外,音乐也是新《红楼梦》成为鬼片的一大因素。从第一集开始,背景音乐里就总是传出一种飘渺的女声,而且不分场合和地点,那种有气无力的声音配上昆曲的弹奏,总给人一种很诡异的感觉。除了这个鬼气的女声,在其他一些场合,比如贾瑞调戏王熙凤最终被设计,这些场合的音乐配得又显得过于卡通了,背后的金属声听起来更像《康熙来了》里面的电子配乐。而剧中过多的京剧演唱情节,同样给大家观看剧情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导演技巧抓不住重点,旁白是因为镜头感不够

  新版《红楼梦》播出十集之后,导演李少红是否能够驾驭这样庞大的著作就成了网友们讨论的最大焦点。在很多人看来,这次她使用周野芒的旁白简直就是最大的败笔。尽管导演声称这个旁白“可以当作是曹雪芹在讲故事”,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她无法用镜头表现这么大的纵深感采用的迫不得已的措施。有网友就指责说,“第一集简直有一半是在用旁白解说,而且还是那么低沉的男中音,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探索发现频道在拍纪录片呢,有些本来可以用对白、用镜头的变换,甚至用字幕解释都可以表现的东西,却被李少红用旁白来代替了,让人怀疑她是否知道镜头也是可以说话的。”

  除此之外,李少红在很多段落里都使用了类似于看碟时“快进”的那种镜头技巧,有些地方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比如贾瑞被凤姐困在巷子里,就可以看到上一个镜头贾瑞还在巷子那头,下一个镜头就窜到了另外一头,加上夜色的映衬和诡异的音乐,“整个看起来根本不是在拍《红楼梦》,而是在拍《聊斋》。莫非李少红是在用《红楼梦》给《聊斋》练手?”有网友认为,李少红这么做,正是反映了她在节奏方面的无法掌控,如果任由人物慢慢走过去,整部戏就会显得比较拖沓,但她又没有其他的办法让人物赶紧“度过”这必须要交代的过场,所以只能让人觉得他们统统都会“凌波微步”了。

  而在具体的场景镜头方面,李少红这次也被很多人认为“不及格”。比如,她在很多故事描述时,都会将镜头推拉甚至定格到屋子里的一个具体摆设上,而在焦点之外,几个模糊的人影开始说话,表演。而像林黛玉进贾府时,大家围在一起吃饭,但镜头却被固定在了饭桌的一边,“只能看到没有脑袋的丫头在镜头前走来走去,林妹妹成了背景,但旁白却讲的是林妹妹在学贾府的各种习惯,比如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真不知道不正面拍林妹妹,却弄出一堆端盘子的人在晃来晃去,究竟算是什么艺术?”

  新版《红楼梦》播出十集之后,导演李少红是否能够驾驭这样庞大的著作就成了网友们讨论的最大焦点。在很多人看来,这次她使用周野芒的旁白简直就是最大的败笔。尽管导演声称这个旁白“可以当作是曹雪芹在讲故事”,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她无法用镜头表现这么大的纵深感采用的迫不得已的措施。有网友就指责说,“第一集简直有一半是在用旁白解说,而且还是那么低沉的男中音,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探索发现频道在拍纪录片呢,有些本来可以用对白、用镜头的变换,甚至用字幕解释都可以表现的东西,却被李少红用旁白来代替了,让人怀疑她是否知道镜头也是可以说话的。”

  除此之外,李少红在很多段落里都使用了类似于看碟时“快进”的那种镜头技巧,有些地方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比如贾瑞被凤姐困在巷子里,就可以看到上一个镜头贾瑞还在巷子那头,下一个镜头就窜到了另外一头,加上夜色的映衬和诡异的音乐,“整个看起来根本不是在拍《红楼梦》,而是在拍《聊斋》。莫非李少红是在用《红楼梦》给《聊斋》练手?”有网友认为,李少红这么做,正是反映了她在节奏方面的无法掌控,如果任由人物慢慢走过去,整部戏就会显得比较拖沓,但她又没有其他的办法让人物赶紧“度过”这必须要交代的过场,所以只能让人觉得他们统统都会“凌波微步”了。

  而在具体的场景镜头方面,李少红这次也被很多人认为“不及格”。比如,她在很多故事描述时,都会将镜头推拉甚至定格到屋子里的一个具体摆设上,而在焦点之外,几个模糊的人影开始说话,表演。而像林黛玉进贾府时,大家围在一起吃饭,但镜头却被固定在了饭桌的一边,“只能看到没有脑袋的丫头在镜头前走来走去,林妹妹成了背景,但旁白却讲的是林妹妹在学贾府的各种习惯,比如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真不知道不正面拍林妹妹,却弄出一堆端盘子的人在晃来晃去,究竟算是什么艺术?”

  南方日报记者 郑照魁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