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不排斥《红楼梦》翻拍,只要不是“天雷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不排斥《红楼梦》翻拍,只要不是“天雷梦”

2010年07月26日 08:26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久前因准备给学生讲解《哈姆雷特》,又找了原著和若干舞台影视版本重温。其中有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Th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2008年新排演的话剧。在英国,莎士比亚是永恒的话题,原著持续重印,研究专著不断涌现,而舞台上也长盛不衰,这只是其中一朵小小浪花罢了。

  不过这个版本特别之处,一是演员。饰演哈姆莱特的大卫·田纳特(David Tennant)因担纲英国家喻户晓的长寿科幻电视剧Doctor who(《神秘博士》)而走红;而一人分演老国王鬼魂和克劳狄斯二角色的派翠克·史华都(Partrick Stewart)曾化身美国著名科幻剧StarTrek(《星际旅行》)中的企业号舰长。二是舞美颇为“后现代”,舞台四面都是镜子,空旷的大厅、反光的黑色大理石地面,散发着幽森冷峻的气息。演员身着黑色西装,拿着手枪,最后一场的决斗,成了击剑比赛。DVD剪辑版则一开场就出现了摄像机画框,随着场景变化,摄像机镜头缓缓移动,仿佛充任了观察者的角色……

  这一切,乍一看相当怪异,但是一旦投入剧情,你就会觉得它既不背离莎剧的精神,又“现代”得理直气壮。大部分对白保留了古典而又纯正的莎翁语言,David Tennant的气质俨然就是那个忧郁的王子,当他缓缓吐出“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这句著名台词时,据说“千人的剧院中完全没有呼吸”。

  无缘厕身现场而在千里之外电脑前看视频的我,目睹哈姆雷特在霍拉旭怀中死去,“The rest is silence”(此外,只余沉默),亦忍不住潸然泪下。我本以为这般熟知的经典,只宜于“解读”而不宜“享受”,没想到它仍然唤醒了不亚于阅读初体验的激情。可见经典的魅力,不仅在于永恒,更在于历久常新。事实上,这部巨作从来就在不同导演和演员的手中以各种方式不断“翻修”,不久的将来也许就会有更大胆、更怪诞却一样令人惊艳的新版本出现。

  David Tennant有长期舞台剧表演的经验,这对他演出Doctor Who并获得成功有不小帮助。而功成名就之后,他又主动辞演了这部给他带来盛名和金钱的电视剧,回归话剧舞台,以在莎翁著作及其他古典戏剧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RSC留名为荣。传统话剧观众因他风格独到的演绎而耳目一新,电视剧的“粉丝”们也因为他而亲密接触了莎剧经典,此可谓流行文化和传统经典的双赢。

  当然不是所有观众都喜欢它的创意,但多数观众还是为它打出了高分。

  所以,剧作的改编,本质里是一种再创作。不完全“忠实原著”并不是问题;和“流行”沾边也不是问题——今日的流行也许就是明日的经典。拍得好不好,创意是否为观众接受,这才是问题。

  反观国内,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甫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19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雍容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