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想写被人们所忽略的东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小峰:“想写被人们所忽略的东西”

2010年08月24日 16:14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想写被人们所忽略的东西”

  王小峰只用“生活之必需”简单描述了音乐在自己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新书《沿着瞭望塔》里的主人公却是一长串如此星光熠熠的名字:约翰·列侬、鲍勃·迪伦、吉米·亨德里克斯、吉姆·莫里森、詹尼斯·乔普林、邓丽君、小野洋子、刘文正、侯德健、罗大佑、雷金、崔健、张蔷,以及王菲。可见这个“必需”也许并不是空气、米饭、矿泉水,而是和理想相关。

  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广大文艺青年和网友认为王小峰的文字犀利有营养,容易“上瘾”,采访中,干净、犀利的回答让王小峰显得直接而深邃。

  正像鲍勃·迪伦在歌中唱到的“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答案在风中飘扬……”王小峰说,曾经有那么一个年代,人们都很纯真,那时的经典文化都有一股青春的气息,有美好的理想主义,而今天很多东西过于商业化和物质了,所以,他一直想写一个人们都忽略的东西。

  记者:您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采访过众多的名人,您觉得哪个名人真正地打动过你,为什么?

  王小峰:我采访过一个老人,七十多岁,毕生质疑兵马俑,他认为兵马俑与秦始皇无关,他的观点很多人都不同意,但他的执著和不顾一切的做法让人感动。

  记者:您觉得音乐对您来说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王小峰:生活之必需。

  记者:现代的歌,您还经常听吗,都听谁的?对您有什么启迪和灵感的启发?

  王小峰:基本上不听了,但经常启迪我去听那些更古老的音乐。

  记者:您觉得您是否非主流,为什么?

  王小峰:没想过这件事,因为主流和非主流跟我没啥关系。

  记者:您比较关注西方60年代的文艺与文化,那时的西方与现在的西方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促成了这种不同,又是什么激发了您的创作灵感?

  王小峰:西方60年代确实创造了很多经典文化,那些东西里面都有一股青春的气息,有美好的理想主义,而今天过于商业化和物质化。我觉得我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一点那个年代的东西,比如理想主义,曾经鼓励过我,我为此也吃过亏。今天人们身上很有这东西了,所以,写一个人们都忽略的东西,是我的愿望。

  记者:那个年代的音乐确实影响了一代人,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能继续影响下一代人?

  王小峰:那个年代的人对西方来说影响一直存在,因为他们的音乐文化一脉相承。但那一代人对我们的影响不能继续,不管是邓丽君还是崔健。我们总说现在变化快,新生事物应接不暇,实际上是我们的文化没有形成体系,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到最后也留不下什么。

  记者:现在的人喜欢LadyGaGa,喜欢碧昂斯或者其他音乐人的一些电子舞曲,您怎么看?

  王小峰:挺正常,每个时期都有标志性的人物供大家喜欢。可能人们把这类音乐当成一种声音背景去对待,和现在生活空间形成的各种杂音相映成趣。

  见习记者 宋波鸿

  作家介绍

  王小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专业,曾在政府机关做过监察科员,法国公司做过法方代表,在互联网最火的时候涉足过IT,曾经以“乐评人”形象著称,现任《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主笔。 1989年开始发表音乐评论,迄今为止在内地、香港和日本各类报刊上发表音乐类评论、访谈、随笔等文章近60余万字。已出版《不是我点的火》、《欧美流行音乐指南》、《不许联想》、《文化@私生活》等著述。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