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巴巴爸爸”:再续中国孩子的童年记忆

2011年09月09日 18:54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8月20日,在《巴巴爸爸》作者德鲁斯·泰勒中国行欢迎仪式上,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再次念起珍藏在无数中国观众心底的“口诀”,唤起了大家对“巴巴爸爸”和童年的怀念。性情温和、乐于助人、治家有方、憨厚智慧的巴巴爸爸是全世界无数孩子心中的“模范爸爸”。

  与中国缘未了

  “巴巴爸爸”系列是法国人泰勒和妻子安娜特·缇森共同创作的一套图画书,首次出版于1970年。1975年,联邦德国将故事改编为同名动画片,并于1981年在美国首播。中国播出该动画片是在1988年,巴巴爸爸一家随意变形的能力、温馨快乐的生活赢得了当年众多小观众的喜爱,绕口令一样的开场白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自从有了网络,泰勒不断收到来自中国的邮件,中国读者很关心巴巴爸爸一家有了什么样的新故事。

  但是,“巴巴爸爸”来到中国并非一帆风顺。当年的动画片因为版权等问题,未能再重播;而“巴巴爸爸”系列图画书经过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八年抗战”才得以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时已经是2010年,当年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一代人刚刚做了父母,于是,仅仅一年的时间,“巴巴爸爸经典系列”图画书销量近百万,可见一代人对《巴巴爸爸》的热爱。

  泰勒也同样喜欢中国。他的首次中国行原定一周时间,但没想到中国如此有吸引力,欣然改变计划,在北京与媒体、作家见面之后,八旬老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书展和北京书展,热情高涨地和中国作家、读者交流。

  虽然第一次到中国,但是泰勒和中国却颇有渊源。“二战”期间,他的父亲作为运河专家被派往上海工作。少年时,泰勒经常听父亲描述沦陷中的上海如何照样跑马,“日本人以为他们已经控制了中国,但是他们并没有”,“中国已经走了几千年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会继续走下去”。父亲说自己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泰勒自己对中国船舶兴趣浓厚,熟悉不同时代、不同功能的中国船舶,自信地称,比在座的任何一位中国记者都更了解中国船舶,他盼望此行能有机会参观中国船舶博物馆。

  在“巴巴爸爸”系列中,泰勒曾经提及中国动物,接下来的创作中,他将更多地引入中国元素,因为他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正在学习汉语和毛笔字。

  用爱描绘每一笔

  在中国的各项活动,泰勒都是身着粉色的宽大衬衫,让人一下就知道这是“巴巴爸爸”。这个形象的灵感来自法国孩子们喜欢的棉花糖。在法国,棉花糖就叫“巴巴爸爸”,而且也是粉色的。

  因为妻子刚刚过世,“巴巴爸爸”对泰勒而言,更具有纪念意义。在媒体见面会上,他一直强调妻子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我实际上是协助的”,“安娜特非常喜欢大自然和动物,由于受她环保意识的影响,‘巴巴爸爸’一开始创作就对环保很感兴趣”。看到中国有电动自行车,泰勒非常赞赏这种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因为妻子善良、温柔,所以作品传达出很人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大团队制作不同,我们是个体性的创作,我们自己在画这些动物时都会跟着笑,创作中个人的感情最重要”,泰勒说这是工业化很难达到的。

  目前,“巴巴爸爸”系列动画片制作团队只有10人,包括泰勒的儿子和女儿。儿子托马斯虽然对新技术非常熟悉,但他认为,真正好的电影不需要“3D”包装,“3D”会损害原作的色彩,而且对孩子的视力没有好处,显然违背“巴巴爸爸”守护孩子的初衷。而且,他们在动画片中也会遵从原著,对已有的人物形象不做改变,也不增加其他形象。因为,巴巴爸爸家的七个孩子对应的正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们坚持要用干净的色彩,不用脏兮兮的颜色”。更关键的是,在很多热爱巴巴爸爸一家的孩子心里,他们已经是真实存在、不容篡改的一家人。(刘秀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