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也要推陈以出新

2011年09月16日 13:31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90年代初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经过将近20年时间的发展,网络成为了当下最具优势的传播媒介,而依托或围绕着网络进行的文学创作,以其对旧题材的突破和新形式的运用,以及对读者的吸引和对市场的侵占,触碰到了传统文学的痛点;而其另一方面也为文学的写作、传播、阅读和批评提供了一个宽广便捷的新平台,不仅使当代中国文学得以扩大自身的影响,而且传统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精英意识,经由平民化的网络媒介,也逐渐发生了分化。可以说,网络文学本身具有一种开放性,甚至说是不可预见性,其触角伸及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其形式也不断突破常规,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与灵活度;网络文学的质地是流动的,所到之处,无不映照出当下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品性。

  以往针对网络文学的研究,经常只是围绕其自身的内外要素,单纯地肯定其所依赖的媒介优势与所作出的书写尝试,而不同程度地与传统文学割裂开来,这一方面是出于对传统文学的简单化理解,忽略了传统文学本身的多义性、题材的多样性以及诉求的多向性;另一方面则是对网络文学的窄化,将这个有着明显的广延性和外扩性的艺术样式,收缩为标新立异的文字游戏。因此,只有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置于一种相互辩证的位置,在彼此的观照和印证中,将网络文学还原到其根深蒂固的生长状态中,才能真正地判断出其在历史承袭中的延续性品格,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这一文学样态所确切展开的新的可能性。

  一、热媒介与冷思考之辩证。网络作为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固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增加了文学的广度和密度;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当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符号涌入时,其与文学自身的主体精神并不是隔绝和疏离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辩证。也就是说,传统文学所强调的精神体恤和社会关怀,并不会随着网络文学的出现而消隐,相反,当宽广无边的社会思绪经由网络文学得以尽情、充分和广泛的书写时,文字自身坚固的力量也将随之凸显。因此,与传统文学联系紧密却又有所区别的是,网络文学能够广泛而前卫地表现时代症候,而纷繁芜杂的社会征象也得以通过深化到各个阶层、职业、年龄的书写行为和叙事实践,实现充分的形式化。从而为狂欢化和碎片化的后现代社会状况进行现象再现和文化规整,为文学背后展开的冷思考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在这种情况下,以网络这样一种热媒介为依托的文学书写,便可转化成为对当代历史的考察和对时代精神的揭示,进而有助于形成反思和重建的力量。

  二、小时代与大时代之辩证。互联网的出现,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公共性视阈和平台的同时,也构建起了无数私密的个体空间,因而,对于建基于网络上的文学书写而言,“大”的时代背景与“小”的精神界域之间,便又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辩证。诚然,网络文学写作的主要着眼点是自我与读者,这实际上与传统文学立足自我、寻求认同的努力相差不远;但在此基础上,喧嚣与孤独的状态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自我与他者、思绪与文化、情感与时代之间似乎若即若离,却更纠缠不清。这里并不存在断然的二元对立,与传统文学将宏大叙事作为自身的终极追求不同的是,网络文学的文本世界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小我”,然而,“小我”的身上有许多触角,不仅以此来感受外在世界的冷暖消长,而且外在的元素也在充分的自我省思中,促成了作品内部的文化集汇和精神寄寓实现生长发酵的契机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新的自觉方可不断突破既定的感觉疆域、交往结构和存在框架,个人的小困惑也才得以真正推及到更为深广的限度和范围的时代大关怀。

  三、新读者与旧读者之辩证。网络文学的繁盛,使文学进入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时代,依托于网络进行阅读的网民,相对于传统文学的受众,在文学接受的意义上存在着部分的重叠;而且两者追求大众化和通俗性的意旨也并无二致,只是彼此依靠的媒介和承载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在网络消费时代的语境下,网络读者是从传统读者中分化而来的,而网络文学为取得网民的青睐和信任,往往会摈弃传统文学高贵的面具,不断地调整自我表达和呈现的方式,甚至在写作过程中,将读者纳入自身思考的同一性序列中,在互为平等的内部,通过特定的网络话语,在形式上真正实现与读者进行对话。如此而言,自我、网络文本与网民读者之间,便存在着相互映衬的关系,彼此之间形成一种深层的对话,不仅写作主体的意志与思维通过形式化的努力,在文本中实现既定的寓意与寄托,而且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文化蕴藉和时代征兆,也将通过众多网络读者的广泛阅读和即时反馈而得以揭示和彰显。因此,文学作者与其阅读消费对象——“新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主体、互为消长、互为阐释的同一性,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嵌入到网络文学的“写作”活动之中。

  总体而言,网络文学并不是悬浮于半空的书写实践,尽管其依托的是崭新的网络媒介,但并不代表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截然的分裂。只有在一种辩证的视野中,才能真正揭示新旧之间的传承与接续。实际上,每一种新的生长,都意味着阵痛,网络文学以推陈出新的姿态,为传统文学提供了新的个性,其自身也开创出了新的精神生长点和文化可能性。(曾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