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沈阳文艺评论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1年09月22日 10:22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沈阳文艺评论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

  ○新闻回放:沈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于9月14日至16日联袂办会,培训文艺创作评论人才,并就沈阳文艺批评的有关问题进行研讨……

  ●齐世明文:在以金黄为底色的秋天,研讨沈阳的文艺创作与评论,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象征。丰收的农人,于此时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在会上授课的沈阳师大文学院院长赵慧平教授,却口气严肃:

  沈阳文艺批评太弱!

  有与会者打趣:他的批评还不够尖锐,偌大沈城除了《世明圈点》,哪有文艺批评?

  这自然属于笑谈。但甘苦寸心知,笔者《世明圈点》坚持了十年,实在不容易!不说沈阳的文艺批评现状,当下,整个文艺批评界都受到广泛批评。何故?该发声时失语,该“出手”时缺席。

  最新的例子是:9月16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对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违规问题的通报》,决定对其影视频道停播30天。“石家庄”为何被叫停?它不但犯了起码的“军规”,还犯了道德上的众怒。电视节目造假,当予惩戒棒喝!但“石家庄”此前为何不能得到及时矫正?这就引出了本文的初衷,呼唤经常、健康、正常的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的方式有多种,研讨会评论和文章评论是常见的两种。笔者写过一些评论文章,也被文章评论过;笔者参加过不少研讨会,也被开会研讨过,感受最深的是,大大小小、各种级别的研讨会变成了“应景会”,开成了“好话会”。

  原因何在?有专家无情地分析,人情是最大的困扰,学术良心只好搁置;资本是人情之外最大的困扰,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

  开在各地、各种层次的研讨会大都成了“只说好话”的会议,无论专家还是学者,只要一被请上研讨会便“嘴下留情”。这成了并不“残酷”却十分“现实”的中国文艺批评的特色。

  研讨会、座谈会大多只说好话,那么,落在纸上如何?这指的是批评文章和对作家、诗人、艺术家、艺人各类作品、剧节目的各种报道。现状是大多也“只说好话”。

  甚至于,研讨会开罢,各种媒体报道的都是作品的优点,连一句“与会者也指出了作品中尚存在的不足”也“付诸阙如”。

  有专家指出,文章的评论也是如此。在会上讲讲缺憾可以,落实到文字上,就笔端充满温情,慎之又慎了。不少评论家写文章时是一点不提作品缺点的。长此以往,恐怕是会形成“捧杀”的氛围吧。

  文艺批评的锋芒哪儿去了?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说,读到某作家一个访谈,自称很困惑,不管自己写什么,写得怎样,批评家都会叫好。这让邵燕君大受刺激,“这等于说批评家没有尊严了,你的存在对于作家而言,只是一个我不好、你也说好的人。”

  这个事例很雷人,尤其是对我们的评论家或批评者,简直不啻是惊蛰雷、杀威棒!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专家、学者沦为言语滔滔的“提线木偶”,那么,失去的不仅是学者这个职业的合法性,恐怕还有真理的合法性和进步的可能性!

  当然,这种“习惯”或“习性”也不是文艺界单独生成的,这是一种批评生态或者说批评大环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或者说关键,还在于整个社会都养成说实话真话、自由批评的风气,则社会幸甚,文艺界亦幸甚。

  写到这里才发现,似乎不太扣题。细想,沈阳文艺批评的情况亦不外如此。评论与创作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批评是发现,是总结,也是监督,也是引导。沈阳文艺界需要发出自己的批评声音,需要及时的评论语言,笔者在此呼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