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丝路文物精品见证大唐西市繁华(图)

2011年09月23日 17:1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隋代胡人骑卧驼俑

  羊城晚报记者 施用和 通讯员 叶伟华

  9月15日至11月30日,由广州博物馆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拾贝———大唐西市文物展》在镇海楼专题展览厅展出。

  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在唐代中期以前,“西市”是长安城内最繁华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众多遗迹遗物,本次将展览其中的部分精品。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大量丝路沿线遗留下来的中亚古国钱币、金银玉器、丝绸织品等文物精品,如东罗马金币(阿纳斯塔修斯一世)、萨珊波斯库思老二世银币、“鎏金鸳鸯纹银盒”、“金框宝钿白玉带銙”和“中窠联珠对鸟含绶锦”等珍贵丝路文物将一同亮相。

  本次展出的多枚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金币中,以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造的拜占庭金币最为珍贵。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是东罗马帝国利奥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改革货币,减免税收,大力复兴帝国经济,使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国力达到鼎盛。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金币和铜币一起构成了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社会的主要货币结构,一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希腊文字,不再使用拉丁文,货币流通了350多年。中国出土的许多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金币和仿制品,其年代从公元5世纪至8世纪不等,分别被用作流通、金器装饰及祭祀。最神奇的要算在固原南郊隋唐粟特人墓中出土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金币的仿制品,这些金币仿制品都被放置于死者的口中和头部,这种葬俗,有关专家认为与古希腊神话有关。这些在中国出土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金币,也成为“丝绸之路”上不同宗教、文化、艺术间不断相互融合这段历史的最真实见证。

  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件反映唐代佩饰礼仪制度的展品———精美绝伦的“金框宝钿白玉带銙”。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腰带文化里糅合了很多北方草原民族的文化元素,特别是吸收了早期草原民族使用的金属带头的那种平板形制,并把它变成一种佩戴礼仪制度。带銙还是皇帝奖掖下属的重要物品,唐太宗李世民拿金子做成“笏头带”,赏赐辅臣。笏头,指的是铊尾,腰带扎好,铊尾自然下垂,表示“顺下”的意思。从这件带銙的数量和玉、金质地来看,可以推测玉带銙的主人必定是当时的一位高官显贵。

  本次展览还包括一批出土年代不同的陶俑,其中一尊隋代胡人骑卧驼俑十分引人注目,这尊陶俑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匀称,跪地骆驼仰天长嘶,一胡人叉脚坐于驼峰鞍座,右手握拳前伸作拉缰绳控驼状,人、驼神态生动和谐,就如长途跋涉作短暂歇息后又将启程状,形象展示了汉唐“丝绸之路”上绚丽多彩的异域风情。此外,诸如隋代抱酒囊女坐俑、披铠甲或大氅及戴头盔或毡帽男立俑、束各种发髻的女立俑,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及服饰文化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施用和、叶伟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