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广州光复后为何陷乱局?革命党人分裂 民军混战

2011年09月27日 08:2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江励夫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爆发武昌起义,全国震动。11月9日(辛亥九月十九日),广州以绅商为主导的各界代表在广东咨议局举行大会,宣布独立,推举胡汉民为广东都督。清廷在广东的统治宣告结束,史称广州光复或反正。

  此次政权易手,没有发生武装冲突,但广州和平光复之后,乱局随之开始。

  革命党人分裂、内讧,军政府和军队内部不稳,是广东政局动荡主要原因。

  武力裁撤民军,民军混战,是造成广州乱局的重要原因。

  独立之初,进入广州的民军有约十多万人。民军组成复杂,成员来自会党、贫苦农民、散兵、游民、绿林等,入城后部分民军纪律松弛,其统领居功骄横。

  革命党人分裂、内讧,胡汉民和陈炯明之间的争斗,军政府和军队内部不稳,被袁世凯所利用,是造成广东政局动荡、广州乱象频仍的主要原因。

  1911年11月10日(辛亥九月二十日),胡汉民正式就任广东都督,仅月余即随孙中山北上任职,由陈炯明任代理都督。

  从1911年12月22日起,陈炯明实际全权管治广东。陈炯明在代理都督任上以铁腕治粤,正欲施展其政治抱负,但仅4月余,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与胡汉民等抵广州,于是政局又变。

  1913年是多事之秋。3月20日上海发生宋教仁被刺案后,胡汉民严词谴责,主张讨袁;陈炯明则沉默以对,举棋不定。6月14日,袁世凯撤免胡汉民广东都督兼民政长职,调充“西藏宣慰使”,任陈炯明为都督。对此,广东军政府内意见分歧,国民党人无力反击。军权掌握在陈炯明手里,胡汉民只好弃职赴港。

  8月8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广东省议会。11日,龙济光率军三千攻广州,与陆军混战。13日、14日,济军入城。直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任命桂系陆荣廷为广东督军,又派朱庆澜为广东省长;至10月,龙济光被桂滇联军赶出广州,才结束了为祸三年的“济军时代”。

  广州光复后,革命很快走向失败,教训是深刻的。

  首先,作为革命的核心力量的革命党,无论是早期的同盟会,还是后来的国民党,虽不乏满腔热血、不惜牺牲的志士,但本身有着天然的(如缺乏群众尤其是工农作基础,理论和干部准备不足等等)和人为的缺陷,还不是一个成熟、统一、有力的政党,软弱、涣散,领导层分歧、内斗,大大削弱了革命的力量。孙中山早就“但忧己之内讧”,各种力量“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竟不幸而言中了。二次革命(反袁)失败后,孙中山更沉痛地总结和反思,指出:“是我党之败,自败也,非袁败之也”。孙中山到日本后更对人说,“国民党已成一盘散沙”,促使他另组中华革命党。

  民军对广州光复起了重大作用,但入城后处于失控状态,成军政府大包袱。

  其次,革命党没有掌握一支强有力的始终听命于革命党的军队。光复后革命党面对种种问题,以军队、军权问题为最大。民军对广州光复起了重大作用,但民军队伍庞杂不整,良莠不齐,没有统一领导;入城后各据地盘,划界征税。处于失控状态的民军,成了军政府的一个大包袱。裁撤民军的结果,陈炯明成了大赢家,但也留下后患,部分原是绿林的民军,解散后仍归绿林,打家劫舍,扰乱社会治安。一部分被推到敌对营垒去,如老同盟会员、曾被认为是孙中山的得力将领、有“论功不让黄近午(黄兴)”之称的惠军统领王和顺,被陈炯明逼得走投无路,后来就投靠袁世凯,成为袁的帮凶。二次革命没有广大民军作后盾,很快就被龙济光打垮。

  再次,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其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可钦可敬;但他误判形势,任人不当,过分信赖和依仗甚至迁就陈炯明,导致重大失误。民军进城,革命党取得政权后,首要在安民。稳定政局,恢复秩序,安定人心,进而改善民生,方是由乱致治之道。

  但正是种种挫折与失败,促使孙中山吸取教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决定改组国民党,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成立黄埔军校,锐意建设新型的军队……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遂展开新的一页。

  (作者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