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大哲学教授张世英: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

2011年09月30日 11:2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约两年前的国庆假日,旅游到河南内乡旧衙内博物馆,一进门就见到右侧寅宾馆门前的征联启事,大意是说:几百年前,寅宾馆大门两侧原有楹联一副,因年久失修,字迹全无;根据当地一位士绅的提议,博物馆把《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语作为下联,向游人征求上联,除要求符合对联的对仗平仄外,还特别提出,要“出自古代名著或名人的原话”。据说自2005年以来至今五六年,应征人数达二百余,征联件数三百有余,其中不乏文情并茂的佳作,但都因不是古籍古人的“原话”而未能中选。

  我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古汉语的学者张世华先生在一起琢磨,也戏作了一句上联:“钧座使近者悦堪称仁矣”。此联的主要意思出自《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我们所对上联中的“使近者悦”,和下联的“自远方来”既可对仗,又把上下两联的内涵结合成了一个整体,都是讲为政者应有的品德。又孔子曰“仁者爱人”,能使“近者悦,远者来”的为政者,当然是有仁德之人,故我们对的上联末尾说“堪称仁矣”。

  这个上联显然在平仄上还有毛病。又《论语》中只有“可谓仁矣”这样的句子,而无“堪称仁矣”,我们为了平仄相对,把“可谓”这两个仄声字改成了平声字“堪称”。当然,最大的缺点还是在于从整体上来讲不是古籍古人的“原话”。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有人告诉我:当地有的学者就曾提出,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搜寻这么一句“原话”,恐怕是海底捞针,甚至是海底捞月。

  这位学者的议论,倒让我想到一个近乎哲学的问题,即智慧与知识的区别。

  我想,在内乡衙内征联活动中,若真有这么一位读破万卷书的人士,凭记忆就能说出这么一句符合要求的“原话”;或者真有这么一位人士,花上多年时间,在千万卷古籍中竟查找到了这么一句“原话”,这两种人及其成果又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呢?我以为,前者应该称得上知识丰厚的饱学之士,后者应该算得是艰苦卓绝的资料工作者。两者都值得褒奖,但恐怕都不属于“智慧”的范畴吧。

  一般地说,“智慧”之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但两者又非绝对对立:“智慧”必须有“知识”作基础,反之,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那就容易成为学究,也不算是“智慧”。“智慧”包摄“知识”而又超越“知识”,“智慧”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显然就是不重创作了。当然,孔子的思想学说本身倒并非无创造性,不过,无论如何,他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确成了中华思想文化的老传统,内乡衙内征联要求必须出自古籍古人的“原话”,便是这种老传统最生动的说明,因为那么一句“原话”即使找到了,也不过是对旧有东西的重述,而非对尚未有的东西的智慧性创作。

  我有一位学生,留学美国多年,现在已是卓有成就的哲学家。十多年前我去美国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他见到我,首先就谈到他在美国多年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为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有创新,有己见,有创作,而不能停滞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味在故纸堆里翻来覆去。我觉得,他的感受值得我国当今思想界、学术界人士深思。在徜徉于固有的优点和既得的成就之余,不妨多思考一点我们的不足之处和更上一层楼的问题。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上》)。我们的学术工作,如果只片面地重知识性、资料性之“述”的方面,却不进而强调智慧性之“作”的方面,那的确会陷入“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的境地。几千年来中华思想文化发展速度较慢,难道不是与这种片面的“述而不作”的传统有关吗?

  张世英(作者为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