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七旬农民酷爱写剧本 剧集《吴禄贞》受专家肯定

2011年11月24日 08:26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七旬农民酷爱写剧本剧集《吴禄贞》受专家肯定
图为杜寅楼向记者介绍剧本。本报记者 齐广君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七旬农民酷爱写剧本 《吴禄贞》受到专家肯定

  鹿泉70岁农民杜寅楼,自小喜爱影视,曾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但录取通知书被耽搁,未能进入高校深造。然而,他的梦想却从未泯灭,先后阅读大量影视方面书籍,还报考函授学编剧。他创作的14集电视连续剧《吴禄贞》、电影剧本《菜鲜女郎》和《孙膑与庞涓》等,合计超过20万字,受到省内专家肯定。

  剧本手稿一尺厚

  昨日上午,记者在鹿泉市寺家庄镇高迁北街村,见到了70岁的农民杜寅楼。杜寅楼居住在一所矮小的平房内,屋内光线稍微有些暗,儒雅清瘦的杜寅楼正戴着眼镜,趴在台灯下,修改已完成的剧本《孙膑与庞涓》。

  “刚才我去别人家里串门,突然灵感来了,一幕画面出现在脑海中,我赶紧跑回家,写上一段。”杜寅楼笑着说。记者注意到,杜寅楼的剧本全是手稿,硬笔行书洋洋洒洒,写在16开稿纸上。有的段落勾勾划划,修改补充了不少;稿纸上实在没地方了,他便另外加张纸条,然后再把纸条粘在这一章节上,作为补充,可见其认真程度。

  谈起创作的影视剧本,杜寅楼一下来了兴致,他伏下身子,从书橱中拿出几捆写满字的稿纸,在书桌上摊开来介绍,这些分别是14集电视连续剧《吴禄贞》、电影《菜鲜女郎》、《孙膑与庞涓》的剧本,粗略统计,这些剧本字数至少20万字,摞在一起差不多有一尺厚。

  看电影萌生创作想法

  70岁的杜寅楼告诉记者,他从小时候就爱看电影,那时考上石家庄的一所中学后,学校每次组织看电影,他都积极地参与,《白毛女》他少说看了有六七遍,同学们都看烦了,唯有他被剧情打动,每看一遍哭一回。高迁北街村旁有个小火车站,铁路职工们经常看露天电影,杜寅楼便跑过去蹭电影看,一部《平原游击队》他曾看了八遍。

  高考时,杜寅楼填报了北京电影学院,谁知考完之后,就再没有一点消息。直到一年后,他才知道自己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了,“但通知书没有邮寄到手里,被当时的村里扣下了”。读书深造的梦想泡汤了,但杜寅楼没有就此放弃梦想,他又立刻报名参加了编剧培训班。于是,他白天在田间务农,晚上秉烛夜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写出了《不朽的魂》、《菜鲜女郎》等电影剧本,每部都有2万多字。这些电影剧本受到了培训班老师的好评,杜寅楼也因此顺利毕业,拿到了二级编剧证书。

  一些剧本受专家好评

  上世纪90年代初,杜寅楼在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尔庄先生家,看到台湾作家胡玉衡的《九边处处蹄痕——吴禄贞传》一书,立刻被吴禄贞大将军的故事吸引了。“吴禄贞就牺牲在咱们石家庄,安葬在长安公园中,是石家庄近代史的一部分。”杜寅楼下决心,要为吴禄贞写一部电视连续剧。从此他四处查资料,向人请教。利用农闲时间在石家庄市内某单位当门卫,仅用了半年时间,14集电视连续剧便顺利创作完成。

  “这么成熟的剧本竟然出自一位农民之手,这很不简单”,方尔庄对杜寅楼创作的电视剧本赞叹不已。在方尔庄的指点下,杜寅楼对剧本进行了修改。直至今天,该剧本还在不断完善中。

  “我没有喝酒打牌等嗜好,我的爱好就是写作,字里行间天地宽,把所有的感情都凝注笔端。”杜寅楼说,他写剧本这么多年,不想图虚名,一心只想把剧本写好,将来,这些剧本如能拍成电影,他将更加开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