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百名诗人探讨诗歌遇原因 雷抒雁曾拿6元最低稿费

2011年11月24日 09:3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百余名诗人聚首作代会,探讨当今诗歌遇冷的深层原因

  有些新诗,圈内名家也看不懂

  实习记者 韩亚栋

  在参加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作家中,共有136名诗人,占代表总数的近14%,其阵容仅次于小说家。不过,诗人聚会的热闹场面,却与当前诗歌的处境形成了反差。“如今读诗的人更少了,真正写诗的人也不多了,自古以来并不是这样的呀,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在昨天的分组讨论中,著名诗人雷抒雁这样感慨。

  曾拿过6元最低稿费

  如今诗歌所受到的冷遇,从诗人们拿到的稿费单上就看得出来。“最少的一次,我居然收到了一张只有6元钱的汇款单。”雷抒雁说,他后来得知,那是一家报纸寄来的稿费,对方选用了他创作的一首诗。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发表的一篇2000字左右的散文,竟然曾经拿到5000元的稿费。对此他很无奈,“其实在创作时,写散文比写诗要简单得多。”

  雷抒雁凭诗歌拿到的最高稿费是100美元,这还是在意大利的刊物发表后收到的。他强调说,虽然“诗人”是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标识,但却不是他养家糊口的手艺。在他看来,对于物质生活,很多年轻人不会像老一辈诗人那样看得很淡,照此情形,他们自然难以持续自己的创作生涯,也很难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写诗不只是敲“回车键”

  在诗人尚泽军看来,如今诗歌没有市场,与当前诗歌创作自身存在的弊病不无关系。他批评说:“很多人只是在自我陶醉,闭门造车,他们的双脚没有立在大地上,没有发掘出感人至深的生活场景和细节,因而就很难写出让读者喜欢的作品。”

  雷抒雁则指出,很多诗人在创作时很是随意,常常不假思索、张口就来,根本没有接触到创作本身的难处。“古人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你现在一年写几十首甚至是几百首诗,怎么可能出好作品?”至于网络上所发表的成千上万的诗歌,他也并不看好,“诗歌不是不断敲回车键的文体,网络诗只是一个伪口号。”

  一些古怪难懂的所谓新诗,也吓退了不少本来对诗歌感兴趣的读者。诗人丁国成指出,“随便挑一本新诗刊物,肯定有我读不懂的作品。”他表示,很多著名诗歌理论家,如谢冕、冯牧等人,也常常表示自己读不懂某些新诗著作。“圈内人都看不明白,其他的读者也就更加难以理解和产生共鸣了。”

  诗歌不能自说自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能引起不同年代人们的共鸣?雷抒雁认为,这是因为艾青把他个人的情感跟一个更加广阔的公众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但这种人性的东西,在如今的诗歌中体现得太少。

  尚泽军提醒说,诗人决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如果总是局限在自我的感受中,不去关心他人的疾苦和命运,将很难使作品达到一定的高度。”雷抒雁对此深有同感:“不少新诗只是一大堆细节、形象和软绵绵情感的简单堆砌,它们不能从历史深处给我们提供现实的教训,也不能确切地指认当下生活,更加不能预见我们的未来,这样的作品自然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