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复制世博会中国馆城雕引质疑 无审批无民意基础

2011年12月19日 11:2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京报》报道,近日,一尊类似世博中国馆造型的建筑物出现在望京街头,朝阳区有关部门称其为望京地标性建筑,目的是方便居民和路人认路。市民却认为这样的雕塑与望京特色无关,中央美术学院学者也认为,这样的建筑败坏了学生们艺术原创的味口,还有人称,规划委网站上没有该建筑的批文。

  望京的确有些像“迷宫”,在一些路口设立标志性建筑或雕塑,确实有实用价值。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雕塑一无审批,二无民意基础,还有它疑似复制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设计,这样的雕塑矗立在那里,对望京的文化形象不仅无法提升,或会造成负面影响。

  城市雕塑由于是公共的视觉艺术品,所以在规划与设计程序上,首先要广征民意,同时征集雕塑方案与作品,这样的征集过程,是一种打造社区形象与达成共识的过程,如果能通过网络投票,使民意被量化,更能体现社区民主精神。对这处雕塑建筑,人们也无从知道它为什么要如此高调地耸起,这样的公共建筑工程,投资不菲,岂能随性而为。

  公共建筑人文价值与审美属性应该摆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指路而指路,如果仅仅为了指路,那么越怪异越醒目,就越有价值。如果将其打造成具有人文审美价值的地标建筑,它就不仅可以指路,还可以成为望京人的文化骄傲。这样的建筑或以当地传说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或以“望京”二字为创意,当然还可以用抽象的当代艺术来表现。不克隆、模仿其他艺术作品,应该是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底线。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要让人赏心悦目,人们每天都在路过那里,也会向问路人指定那里,这样的建筑,更会成为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们一份文化记忆,它会用自己无声的影响力,感染与熏陶着人们的审美心态。这样的焦点建筑雕塑,没有理由不通过原创,通过征集民意,使它变成令人满意的公共艺术品。

  期待政府部门审慎对待这样的地标雕塑项目,更希望所有的城市雕塑都能在提升城市审美品位上,有自己的贡献。

  □吴祚来(文化学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