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动画戴上“经典”的帽子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论:让动画戴上“经典”的帽子
2009年02月06日 14: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春节期间,看少儿频道和卡通频道,既有最新的国产动画片,也能看到大量的怀旧经典动画,让大人和孩子都能过个“动画瘾”。动画前加上“经典”两个字,便带上了岁月的痕迹。那么,隔着那些年月日,我们看到了什么?

  “经典”的字面解释包括典范性和权威性的含义,不过,我认为经典动画和权威性并不对应,也不一定在制作技术或内容编排上具有什么典范性。一部动画片经典与否,取决于该片的观众群有多广、在观众中的反响有多大、口碑有多好、影响力有多长久。

  一般说,经典动画是那些已经看过很多遍但再看时仍觉津津有味的片子,简单说就是四个字——百看不厌,比如《猫和老鼠》,任何时候从任何一个段落看起,都会觉得很好玩。另外,也有一些片子,尽管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也无意再找来重温,但依然不失经典的地位,因为,它们是跟自己有关的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珍贵回忆。从这点来说,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动画有交集,也有差异。

  ——自由撰稿人 欧迪

  说起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历史,《大闹天宫》总是作为标志性作品而被津津乐道。这部动画长片在上世纪80年代轰动了欧美各国,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创下了中国美术片输出的最高纪录,几乎成为外国人心目中中国动画片的代名词。

  这样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简陋的条件下,完全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严定宪是当时《大闹天宫》剧组里最年轻的原画作者之一,“导演万籁鸣那时候60多岁,拍一部《西游记》故事的动画长片是他多年夙愿。当时的主创人员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万导很鼓励我们的个人创造。他常说,他是大导演,我们是小导演。”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从形象、背景、动作到情节,对设计水平的要求都很高。“当时万导请了工艺美术大师张光宇、张正宇两兄弟担任人物和背景的造型设计。美猴王的形象参照了京剧的脸谱,动作也采用了很多京剧的程式,加上背景音乐、配音,神采奕奕,勇猛矫健。”严定宪说。

  基本的形象动作定下来之后,万籁鸣将具体每一段的创作分派给每个原画,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我分到的是上半集孙悟空斗巨灵神的情节。当时我就想要运用动画的特性,把孙悟空的灵活机敏和巨灵神的笨拙沉重表现出来。于是我对他们的大小对比进行了夸张,两者的特点一下子就出来了。我有个同事分到土地神的一段戏,他在土地公公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加进了打喷嚏、捏鼻子的动作,非常滑稽可爱,叫人印象深刻。”为了画好人物动作,严定宪他们还到京剧馆里学习京剧,积累创作素材。

  这部动画片胶片总长1.1万英尺,放映两个小时。拍摄这样一部全手工绘制的动画长片,确实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上百名原画高手、绘景师、摄影师等制作人员,从1961年到1964年用了将近四年时间才全部完成,全片共绘制了10万余张画面。“原画先画好画面,再由辅助人员照着在赛璐珞片(赛璐珞即Celluloid的音译,一种合成树脂)上描线、上色,再用摄像机拍摄。每一秒钟的镜头至少画12张画面。光作画就花了2年多。”严定宪说。

  拍完之后还要试片,“就是把做好的片段放一遍,导演和几个原画一起看。这时候是我们最担惊受怕的时候。看到好的、符合创作要求的,导演会当场表扬,但看到不满意的导演也会当面提意见。这关系到每个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所以大家对待创作都很认真,自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怕被当众批评。”

  用严定宪的话来说,那时候动画创作里的原画就等于电影里的演员,“我们经常和导演一起讨论,交流创作的心得,也了解导演的理念。无论导演还是我们自己,都对作品要求很高,如果不好就一改再改,直到满意为止。”严定宪说,“现在的原画都是计算画一张多少钱,按件取酬,和导演的沟通也少得多。如果说现在做动画是在生产商品的话,我们那时候则是在追求艺术。这是由不同的时代决定的。”

  ——摘自《<大闹天宫>,一部经典的诞生》,宋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