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人生就是不负此生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刘墉:人生就是不负此生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2009年02月12日 08: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人物简介

  刘墉:画家,作家。1949年生于台北。祖籍北京。

  在世界各地办个展近三十次,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尤以处世及励志散文畅销台湾、内地及海外华人区(其中有入选台湾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者),总计达几百万册。

  热心演讲、教育及公益事业。在台北创办免费的青少年谘商中心,历14年至今。1999年始,将内地所得版税用以在内地偏远地区捐建小学,至2008年12月已捐足40所。

  2008年7月21日起,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主持《世说心语》节目,其内容被集成“处世秘笈”、“教育秘笈”、“成功秘笈”于岁末年初相继出版。

  -采访手记 用力生活

  刘墉是故人。2003年也是冬天访他,那个11月北京下了一场出奇早到的雪。

  5年后先在凤凰卫视上又见,栏目叫“世说心语”,他每天8分钟教人懂应对、知进退,苦口婆心。网上也依旧有赞有弹——他讲那些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是传“世故之道”还是能成“大智人生”?有人说话不好听:“一些生活小故事、历史小掌故,加上一些自我小感悟,就当作智慧大餐端出来飨客,甚至当作普度众生的挪亚方舟来度人,这种端着架子的正色传道人,真能称得上手艺惊倒万众的大师吗?”

  对这些,“刘老师”想来也是心中了然——“本书里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经世伟略,却充满了殷切的叮咛。”“六十耳顺”之年,他依然在新书封面上努力睁圆了眼睛,把腰挺得很直。那样子,真的有些像一个有点儿爱絮叨、锲而不舍的家长,有点儿招孩子烦,自己心下明白这个,也不是不脆弱,但仍很坚持地要把认为对的事做下去。

  一个很用力生活的人,永远像在跟什么做战,不肯退让。

  刘墉对命运很有耐心。曾经,生于大富之家,6岁前都只穿纯丝的内衣。然而,9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一场大火,小康之家一夜焦土,母子废墟旁草房栖身;后来又因吐血被迫从中学休学。人生如戏,造化弄人。幼时失怙、稍长又失学的惨绿少年,成人后是一个“好为人师”、甚至有点儿“好为人父”的大人,刘墉说:“我们谢天的时候要助人。”

  “青少年早上常常特别不爱起床,除了因为他们需要较多的睡眠,更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外面的世界。当他们想到起来就有一堆的功课、一家的瞩望和一串的考试,就恨不得躲在被窝里不要出来,恨不得不要长大。”2008年末,刘墉在新书里把这话说给家长们听。话里那一点解人和怜悯,听得心里有点儿泛潮——正是多难的2008年,总在想那么多失怙受创饱受惊吓的孩子,他们能如何长大?

  这一年,刘墉为台北青少年创办的免费谘商中心(司紧急心理救助之职),也已经走到第14个年头。在东方君悦酒店他的房间,我们的话题从此开始。

  -我觉得有一种使命感,为中国的孩子们,为教育,要多尽心

  记者:“世说心语”是您三十年后重上电视,给年轻人讲处世、给家长讲教育,是电视台的意思吧,他们看好这是您长项?

  刘墉:不是。他们希望我讲古典文学。

  记者:那就对了,凤凰卫视18:45这个时段,去年前半年是台大哲学系傅佩荣教授的“国学天空”,每天一集阐述中国文化思想。您要是接着讲古典文学,好歹同属古典智慧,会比您现在这个显得更搭。

  刘墉:是啊,但是我说我不要,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你们答应我就做。他们好像考虑了蛮久,答应了。后来做一个民调,看大家都喜欢我谈哪方面。我就根据这个民调,分三个阶段谈处世、教育、励志,一共半年的节目。

  记者:为什么选这几样?不担心人说您浅白、世俗、新瓶旧酒?

  刘墉:其实是我有一个自我的期许。我经常自问:有能力做什么?我觉得有一种使命感,为中国的孩子们,为教育,要多尽心。我过去写的书无论是给儿子的《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还是给女儿的《做快乐读书人》,都是以做子女者为对象的,我没有以家长为对象讲过整体的教育观念。

  像康纳尔大学自杀的学生里,亚裔的占多少?而亚裔学生在整体学生里边实际占的比例又有多少?我都把数据拿出来。那亚洲人、我们中国人是不是要检讨一下,我们在教育上面是不是有些缺失?

  最近刚刚有一个新闻,台湾学生得到国际上一个学术竞赛的大奖,但学生们都不爱那些科目。今天父母都叫孩子弹琴。有些孩子琴已经弹得非常好。可是一上初中,把琴往那儿一搁,搁一辈子都不碰了。你让他“今天弹首琴吧,弹个《生日快乐》歌?”不会弹。也不喜欢弹。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一个孩子几乎没有学过琴,或者只学过一点点,但他自己有一天会打开琴盖子弹一弹来娱乐他自己。那我们这个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我们让孩子学琴到底是父母的奢侈,还是为了让孩子在生活的情趣和音乐的陶冶上面有更大的好处?这许多东西我觉得我有一个使命感,要在这里讲出来。

  记者:我看到过很多家长带着去看心理医生的小孩儿,心理医生说:其实孩子都是在为父母吃药。

  刘墉:对的,这个是讲得太对了。我在台北有一个青少年谘商中心。常常他们一进门,都是母亲带着孩子来,我一看妈的脸,就知道孩子问题出在哪儿了。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