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化卖拐者”伤害了文化生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论:“文化卖拐者”伤害了文化生态
2009年02月18日 20:17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央视春节晚会,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小品《卖拐》。近日,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在接受采访时说,小品《卖拐》正是舞台剧创作的某种真实写照:赵本山扮演的角色就是某些名导演和制作大腕,他们在当“文化包工头”之前,先当“文化卖拐者”,专门忽悠大项目和大资金。被忽悠的正是掏出巨资的投资人,由此炮制出一堆堆舞台“大制作”,而不少所谓的大制作,却如同大年三十的焰火,一夜间,繁华而热闹。大年初一推门一瞧,除却一地纸屑,什么都不会留下。

  “文化卖拐者”紧盯节庆、汇演等重大文艺活动,已经成了圈内通行的“生意经”。每逢各地举行重大节庆或者戏剧汇演、文艺汇演,这些“文化卖拐者”必定蜂拥而去。他们能拿下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舞台剧项目,主要靠“两招”:一是利用当地组织者迷信“名导”、“大牌”的心理,闪动头顶上诸多大奖的光环,令投资方炫目神迷;二是多请明星来主演。首演时,舞台上星光闪烁,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艺术本身的苍白无力;舞台上的“人海战术”和大型“团体操”阵势,也能起到一定的“唬人”效果。只是等到首演结束,明星散去,留下一堆难以行走市场的“超大制作”,就只有“刀枪入库”的命运了。

  罗怀臻说,他连续两次到西北,拜访一位在某文艺院团当院长的朋友,然而,两次都扑了空。后来一问,那位朋友第一次是到南方某大城市去“运作”评给演员的奖项,后一次是到北方某大城市“运作”评给剧目的奖项。院长说,他带几个助手,运一车土特产,去各个评委家里送礼。“跑奖”,成了这两年出现的新名词。“评奖”代替评论,“运作”代替创作,“跑奖”代替评选,似乎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

  罗怀臻建议,要恢复健康、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需要创作者们淡化评奖意识,“以汇演代替评奖”,要让“艺术搏奖”变成“艺术博览”,让文艺工作者在宽松的环境中创作、观摩,这样,得到提高的才是艺术水准,而不是项目预算。

  张裕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