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清明当有国家公祭行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评:清明当有国家公祭行动
2009年04月03日 12:45 来源:中国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日子,祭祖先,祭亲人,祭好友,寄思念,寄祝福,诉亲情,诉现状。一朵朵白花,一只只纸鹤,一缕缕香烟,一串串纸钱,一片片哀思,是清明的主旋律,伴着春风阵缠绵,伴着春雨纷纷,抒发着人间最质朴的情感,抒发着炎黄子孙重视感恩图报的美德。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尊民心,顺民意,把民族文化传统给予了升华。

  遗憾的是,所有的祭祀活动只局限于民间,人民群众的另一种哀思情感却难以表达。2008“5•12”四川特大地震,近7万人遇难,1万多人失踪。对国难中的死难同胞应该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祭奠,没有答案。近期各地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钩沉起一段尘封60多年的悲壮史实,中国远征军40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威望和荣誉,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但20万人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异国它乡。每一个中国人都想为这段辉煌历史和那些壮丽生命送上自己的感谢和骄傲,可是却无平台。

  地方上虽有一些公祭活动,但只是从地方利益的角度出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四川地震灾区出现了地震遗址公园,设有祭祀坛,但规模小,主题意义不明显,加上区域受限,无法承担更广大意义的国难祭奠活动。河南一些地方开展的祭祖活动,虽说声势浩大,影响很大,但存在感情不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商业目的明显,味道变了。象纪念中国远征军的活动,仅仅靠地方和民间人士的义举,难成气候。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千百年来,战争杀戮,自然灾害,夺取了多少无辜中国人的生命。饮水思源,他们继往开来,他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他们创造了中国,他们应该得到后人的纪念和尊敬。这就需要国家在清明节有一个公祭活动,来满足全中华儿女的心愿。

  公祭活动可以在北京开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默哀、唱国歌、宣读祭文。祭文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或者再加上一句,所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生命的中国人永垂不朽!应该说国家进行的公祭活动意义非浅。满足了全国人民的心愿不说,既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能告慰地下长眠的英烈,提醒全国人民牢记历史,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奋力向前,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强的新中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又能制止地方的各行其是、铺张浪费,让有限的文化精神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捷报飞来当纸钱,天堂的灵魂,活着的生命,都是一种安慰,都是一种幸福。

  作者:傅尹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