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之争:我们仍没跳出历史怪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字体之争:我们仍没跳出历史怪圈
2009年04月15日 07: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字体之争:我们仍没跳出历史怪圈

  那些坚持恢复繁体字的人恐怕从没意识到,他们试图用错误的手段改正错误。这些要求回到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公布以前时代的人,正在犯他们的前辈在1956年所犯的同样错误。

  如今,围绕繁体和简体字的喧闹争吵即将告一段落——一份被事先披露的官方文件告诉人们,繁体字不会全面恢复。但如果这个错误不经指出并深刻反思,它仍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跳出来,兴风作浪。

  用粗暴的方式推行改革,用激烈而不是渐进的方式改造文化乃至社会,是这个错误的核心之处。正是在这种逻辑的指导下,50多年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通行的繁体字系统被摧毁,现行的简化字取而代之。

  尽管有种种理由,当时的改革者也未必能否认,这种大规模的、以政权力量强力推行的改革,对个人的生活和文化的延续都带来过巨大的不便。这场改革对汉字造成的损伤,如今还能找到痕迹——就连即将发布的汉字规范表,仍然在对这种损伤进行修补。

  即使在体制内部,许多人对这场文字改革也始终抱有异见。许多未披露的史料记载许多故事,一位曾经亲历那场改革的老者向记者证实,参与改革的一位领导人,曾经试图在汉字简化表中保留更多的繁体字,以保持汉字的延续性。但是,这种尝试,被当时激进的改革大浪摧毁,许多人身不由己地前进。

  到后来,这次变革几乎失控。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在1978年公布的汉字简化表由于极端简化,很快就被草草废除。

  再次详述那场改革的不足,并不是为恢复繁体字提供历史依据,而是试图指出那段历史中的错误逻辑。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错误如今被许多人原封不动搬过来,尽管他们的原意是想改正过去的错误。

  用同样简单和激进的方式,将一个社会已经习惯的文字全盘否定——这样的做法,和50多年前并没有分别。

  胶着于繁体字与简体字哪个更优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即使当年的改革显得匆促而不理智,甚至,即使我们愿意承认当年的草率是个错误,这个社会也已经将那种错误消化,并融进它自己的传统里。

  略显讽刺的是,许多人却以改正错误为理由,甘愿把那种错误再犯一次,甘愿让社会再经受同样的阵痛,让文化再次断裂。堂而皇之的理由,有时候会让人作出多么不智的选择。

  我们经历过激进的年代,并且,我们仍然在经历着急剧变革的时代,难免经常发现,有些错误已经铸成。但如何改正这些错误,则考验智慧。

  有一点可以确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激进的方式修正激进的错误是不明智的。国内和国外的历史都已经向我们证实,无论是文化还是整个社会,都很难从激烈的改变中获利。不管这种改变的意图是不是正确甚至光荣。

  也许,在许多坚持全面恢复繁体字的人看来,他们的意图就是如此正确或光荣的。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真诚地相信繁体字是更优秀的文字——甚至,许多时候,我个人也同意他们。

  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图。一定程度上,这种意图里面,蕴藏着千百年来人们试图走出却始终无法走出的逻辑怪圈,用暴力改变暴力,用错误修正错误,结果,只是不断重复错误。正在发生的争执,不只关乎一个社会选用何种文字,更关乎这个社会选用何种方式改变自己。

  这一次的结果是,稳妥的和可持续的改变方式得到多数人认可,我们的汉字将以一种微调的方式,延续我们对于文化的记忆——但很难说这是不是尾声。

  本报记者 张伟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