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重点当在农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全民阅读重点当在农村
2009年04月23日 16:43 来源:深圳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民阅读重点当在农村

  - 匡生元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有关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消息纷纷见诸媒体。遗憾的是,很少看到如何促进农民阅读的消息。

  全民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全体国民的阅读。这“全民”既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如果没有普遍的农民阅读,即使城市居民的阅读率居于世界第一位,我们的全民阅读也是非常欠缺的。

  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不但不能忽视农村,而且其重点应该放在农村,迅速缩短在阅读方面的“城乡差别”。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要想提高国民阅读率,就应该改变广大农民落后的阅读状况。近些年,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在农村开展的“农家书屋”工程。但广大农民的阅读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据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农民家庭平均藏书量48本,农业人口平均阅读图书每人3.51本,人均每月阅读杂志约1.1本。我见过不少农户,除了学生读书的课本外,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这种状况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尤甚。

  尽管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年都在提高,但仍显不足。比如2007年农村文化投入达到56.1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1.53亿元,但是按10亿农民计算,每人平均只有5元多钱。这还是整个文化投入,而不是全花在了农民阅读投入上。就是正在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到2008年底“农家书屋”数也只有6万个左右。并且在第五次全民阅读调查中,有32.5%的农村受访者对农家书屋表示“一般”和“不满意”,其主要原因是“书报刊太少”或“环境不理想”。

  阅读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广大农民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在我国,农民不像城市居民一样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而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现实,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无论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还是从建设新农村考虑,都应该将推进全民阅读的重点放在广大的农村。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