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应以自己的方式铭记灾难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学应以自己的方式铭记灾难
2009年05月13日 13:36 来源:深圳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儿童作家秦文君推出了长篇小说《云裳》,劫后余生的作家李西闽推出了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此外还有报告文学《震不垮的川娃子》、《感天动地铸医魂》、《废墟上的觉醒》等一批地震文学,被媒体称为“扎堆纪念”。

  长期以来,中国最缺少的就是灾难文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然而,通过作家或历史学家的笔,留给后人的灾难文学与历史记忆却少之又少。或许,描写灾难确实需要太多的勇气。即便到了现代,人们对于灾难的了解还是不多。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和1976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最初只有少量的救灾报道,让人记得住的文学作品迄今更是寥寥。从这个意义说,汶川大地震后出现众多的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在地震面前,“中国作家不能缺席”。自从中国作协向全国的作家们发出号召之后,不少作家很快融入到了抗灾救灾第一线,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作品。但同时,文学有它独特的记录和呈现灾难的方式。文学不是新闻,新闻的职责是快速报道和反映事实,而文学的责任不仅仅只是记录,还必须有追问与反思,有对人性的诠释和生命价值的剖析,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询。正如一位学者所言,“灾难文学传达给我们的,不是灾难过程的简单记录和浅显的展览,也不是痛苦情感的一般宣泄。灾难文学体现了一种共同的意义指向——灾难意识。”

  灾难是文学绕不过的题材,在世界文学史上,很多经典作品都属此类,像加缪的《鼠疫》、戈尔丁的《蝇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引发了伏尔泰、卢梭等当时欧洲著名人文思想家的讨论,对欧洲启蒙思想影响深远。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度引发了全民诗歌热潮,其中感人的作品不少。但是,诗歌虽有方便情感表达的优势,却也容易“来得快,去得快”,随着灾难的远去,这种激情便慢慢弱化以致消散。

  我们呼唤中国的灾难文学,但并不需要一窝蜂“扎堆纪念”的方式。“扎堆纪念”很容易流于应景,留不下真正感人的作品。对此,作家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陈才)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