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人性的灾难文艺最有力量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真实而人性的灾难文艺最有力量
2009年05月13日 13:40 来源: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真实而人性的灾难文艺最有力量

  单士兵

  这一年的汶川,生活在悲悯与坚强的目光下。站在周年祭的时间节点,记忆开始倒带,那些没有到过地震现场的人们,会在有关地震的诗歌、文学、歌曲、影视中,将那一场人间悲情定格,在细节中翻新并思索。

  汶川地震之后,灾难文艺井喷,作家与艺术家们都很忙。“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汶川地震之后的诗歌浪潮,让这个诗歌国度的诗情获得一次彻底的释放;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地震后不到半个月,即有40余家出版社出版了90余种抗震救灾的图书。而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到来前夕,祭奠那场灾难的文学作品,再次扎堆呈现。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鲁迅这句话,其实也揭示了某种艺术规律。好作品,离不开时间沉淀,没有痛定思痛的理性与冷静,灾难文艺很可能沦于浮躁的表态式,进而有悖于文艺的伦理。在我看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属性,是双重的,既是公民,也是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灾难面前,公民身份可能比艺术家的身份更重要,更本质。对于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大痛苦,文艺工作者如果仅仅把目光落在那些催生艺术的土壤上,本身就是悲哀。他们很可能在自恋于那些文艺化情境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可能再次撕裂灾民伤口,引发巨大疼痛。这倒不如积极践行公民责任更有力。

  是的,灾难文艺的本质,是用于减轻疼痛、愈合伤口、留住记忆以及提供反思的。对于汶川地震而言,需要灾难文艺来承但价值使命,它真实、温暖、人性而且有思想艺术价值,来激励人心,来防止灾难记忆的风化,来提供深刻的社会警示。越是灾难文艺作品,越应该有高规格的要求,越应该有高质量的保障。而对这一年灾难文艺的回顾,却发现那些真正反映地震中人的内心世界强烈冲突,揭示地震中最为复杂甚至是潜藏得极深的人性的作品,并不多见。甚至,还轻易就可以发现,一些打着文化标签的灾难文艺作品,充满空话、大话与套话,似乎更像是抗震救灾政绩的宣传。惟有人性的东西最真实,惟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让人们拒绝旁观,拒绝遗忘。

  这样两部有关灾难的作品,应该留给我们有益的启迪。一是钱钢先生的《唐山大地震》,于1986年出版的这本书,离灾难发生有20年了,作者以个人的体验和科学的统计,对唐山地震进行全貌展现,因为真实,才更具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思考价值;还有一部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小说《鼠疫》,作家兼记者的加缪在描述发生于1940年代的那场奥兰城瘟疫灾难时,通过对人性的恶与贪欲展现,来复苏善良与温暖,从而重建起对未来的信心。这两部公认的优秀灾难文艺著作,因为是真实的、人性的,所以才是最有价值的,最具力量的。

  这一年的时光,对灾区重建来说,无比急迫,但对灾难文艺来说,还是可以视为一种开始。时间让我们把现实看得更清,也能让我们更懂得,在面对贫穷、卑微、粗砺、黯淡、伤残、苦痛的生命时,如何以文化艺术的手段,让温暖的力量持续凝聚灾区,让受伤的心灵走出疼痛哀伤,如幸福之船撑出悲伤河流。

  (作者为重庆时报评论主编)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