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口红效应” 票房首次进入全球前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电影“口红效应” 票房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2009年05月15日 14:55 来源:人民网-《大地》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电影“口红效应” 票房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本刊特约记者 刘 阳

  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电影作品的题材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电影的基调应该更轻松,有利于观众宣泄情绪,缓解压力。”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认为,温情、励志和信心,应当成为特殊时期电影作品的关键词,而优秀的国产影片在大举赢得票房的同时,也将为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树立信心,形成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许多领域的投资和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以房地产起步的大连万达集团也不例外。然而,出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意料之外的是,也是在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增幅中近三成的贡献,正是来自万达集团独资的万达院线。

  全球金融危机中,王健林见证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逆境逢生。

  青睐电影

  “口红效应”,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中提及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类似口红之类的消费成本不高,却可以带来特殊时期心理安慰的商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与此同时,在几乎所有行业都沉寂趋冷的环境中,好莱坞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卓别林和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历史经验正在启示着中国电影产业在逆境中的发展机遇。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经济下滑和不稳定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会提高,往往会出现社会文化需求的高峰期,”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说,“相对于购房、买车等大宗消费,人们更愿意花不多的钱在电影院中获得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此外,有专家指出,与美国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产业规模较小,结构原始,对资本市场的依赖较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内地电影观众人群相对高端,电影消费能力下降有限,而刚被释放的消费需求仍有扩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也为特殊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看来,电影是我国所有文化产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据了解,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国有电影制片单位转企改制顺利,截至2008年底,38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中,已有18家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此外,中国电影生产呈现出多主体踊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投资主体从2002年的几十家跃至2008的逾300家,民营制片公司已近300家,成为推动国产电影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

  2009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正式执行,为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提供了优惠政策和保障,体现了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心,将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对电影产业的关注和青睐。

  温情、励志和信心

  作为文化产业,作品质量始终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下,随着投资的谨慎和趋缓,电影产业的整合会受到一定影响,发展的思路应该由此转向对电影作品的精心打造。”尹鸿说。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海内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赞助等。有专家指出,由于投资方的资金链、资金源和投资信心等因素,所有这些融资来源都会受到影响。而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虽然中影集团和华谊兄弟等上市步骤会继续进行,但短期内靠投市融资也数额有限。“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在市场不断做大的同时,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我们的产业化走得并不扎实。”尹鸿认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抓住产业并购整合的淡季,着力弥补过去因过度关注票房而忽视的影片艺术质量,从根本上夯实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

  从2008年贺岁档的情况来看,一系列中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在市场上表现不俗。《非诚勿扰》制作成本5000万元左右,《梅兰芳》制作成本8000万元左右,《叶问》制作成本6000万元左右,《疯狂的赛车》制作成本2000万元左右……然而,这些影片均在上映后数日内票房过亿,同时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事实证明,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巨大的制作成本和夸张离奇的噱头,影片本身的质量才是吸引观众的源头。很多观众认为,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在于轻松而不乏思考,给压力中的人们带来了抚慰和信心。

  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电影作品的题材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电影的基调应该更轻松,有利于观众宣泄情绪,缓解压力,”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认为,温情、励志和信心,应当成为特殊时期电影作品的关键词,而优秀的国产影片在大举赢得票房的同时,也将为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树立信心,形成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此外,2008年寒假档期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成功也证明,电影产业链的开发已经成为电影产业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从毛绒玩具到图书,从音像制品到服装……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将为产业发展拓展出新的空间。

  新一轮影院投资集中在中小城市

  位于北京朝阳区CBD地区的万达影城,2008年以4700万的票房收入名列全国影院票房榜首。在全国范围内,万达院线目前已经拥有40余家电影院,300块屏幕,去年票房收入占到全国电影票房份额的14%。2004年,涉足电影产业对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来说还只是一种被动的尝试,然而今天,随着广告收入、品牌效应等潜在盈利增长点逐渐显现,与房地产业、酒店业等老行当相比,电影产业在他眼中已经成为可以带来无限利润的“没有天花板的行业”。

  据统计,2008年,全国院线公司范围内新增影院118家,新增银幕500多块,总数达到4000多块。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数字仍然偏低。美国人口数量是中国的1/5,但银幕数却是中国的5倍,目前达到2万块。另外,从国内新建影院的收益情况来看,影院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将促进人们向影院回流。“如今,电影院提供的不仅是观看影片的场所,还应从多方面提供体验式的享受,”王健林说,万达院线前不久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舒适的观影环境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中老年观众也重新走进电影院,体验全新的观影感受。

  2009春节前夕,中国电影家协会携多部优秀国产影片到位于南京市郊的浦口区汤泉街道九龙社区放映。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影片放映还未过半,观众就已经纷纷离场。“不是我们不爱看电影,只是太冷了,老百姓也想像城里人一样坐在电影院里看看电影。”九龙社区党总支书记辛文忠说。

  一方面,电影市场有着强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影放映场地的建设却不能满足放映需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指出,目前我国的银幕基本上集中于大城市,中国300多个二级城市几乎都没有可供大片放映的电影院,也就是说,有好几亿观众无法看到国产大片。

  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存在的巨大空缺,为新一轮影院投资提供了可靠依据。据王建林介绍,万达院线新一轮的发展将集中在中小城市,通过收购和改建当地原有影院,建成一批具有良好观影条件的影院。另据了解,广东三大院线之一的大地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以广东二三级市场为根据地,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径,目前已在广州增城、佛山南海、中山古镇、东莞樟木头等经济发达城镇占据了相当份额。随着数字放映的发展和普及,更加广阔的农村市场将被逐渐开掘。“市场规模做大以后,更多社会资本也会相继跟进。”王健林说。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2009年3月3日,平安银行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平安银行将赞助2009年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平安银行与上影集团旗下联和院线部分影院合作开展“优惠看电影”活动;平安银行还将与传媒集团东方购物合作开展刷平安信用卡购物活动等。

  融资困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拓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加盟,为影片制作和院线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成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棋”。

  北京银行是目前国内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最多的银行,对国内最大的5家影视公司都有信贷支持。2008年国庆档电影《画皮》和春节期间上映的《叶问》都获得了北京银行的贷款支持。“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认为,电影产业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成为吸引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优势。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成功启示,其他一些投资机构也跃跃欲试。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强调,包括美国摩根斯坦利银行等在内的许多大的投资团体都有投资电影产业的计划,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和社会基金也准备为电影产业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然而,和其他投资略域一样,电影产业的投资行为也存在风险。影片本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回报的高低,而市场操作的不规范行为也将影响投资的安全。“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重要。”浦东发展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平心而论,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化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还是低的,”王健林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政策扶持必须出台相关细则和配套措施,如为投资企业和机构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对盗版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等,只有树立了投资者的信心,才能电影产业规模化的投资和发展。

  《大地》 (2009-05-01 第05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