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阴盛阳衰"? 吴岩:科幻遗忘儿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儿童文学"阴盛阳衰"? 吴岩:科幻遗忘儿童
2009年07月02日 12: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儿童文学“阴盛阳衰”?

  有专家近日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原创儿童幻想作品越来越少,中国儿童文学已现“阴盛阳衰”之势。

  “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审美流向已经非常清晰。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儿童文学却在‘单元’化。”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学文艺发展系列研讨会第二场上,儿童文学作家杨鹏认为,现在的中国儿童文学界中,图画书很热,唯美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很热,但如果只有这一个力量在往前走,对少年儿童读者、包括儿童文学自身是不利的。“图画书、唯美的儿童文学其实是一种很柔的东西,科幻则属于儿童文学的另外一极,从本质来说,它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从审美取向来说,它其实是一种很刚的东西,体现的是生存与毁灭、英雄主义,等等。”杨鹏举例,在国外,有《哈利·波特》、《变形金刚》、《魔戒》,包括在科幻界地位很高的《安德的游戏》等等作品,但是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中,这种阳刚的作品正在“丢失”。

  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科幻作家吴岩看来,儿童科幻作品的日渐稀少与科幻界自身的原因有关。“科幻也把儿童这一块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怎么谈儿童科幻。”惟一的例外,可能就是儿童文学作家、科幻小说作家张之路,早在20年前,他的小说《霹雳贝贝》和同名电影就成为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记忆,时至今日,张之路依然笔耕不辍。那么,张之路的作品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在“科幻渐衰,奇幻大兴”以及儿童文学“阴盛阳衰”的趋势中,依然葆有如此影响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郭曰方认为,科学与文学、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成就了张之路的儿童幻想作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进一步阐明:“对于张之路的儿童幻想作品而言,科学是种子,幻想是营养,而文学是最终的表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晖则认为,责任感和问题意识是张之路儿童幻想作品产生持续影响的重要原因。“幻想作品本是天马行空的,但张之路在他的幻想作品中植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其作品包括了对当下儿童问题、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学文艺发展系列研讨会第二场关键词为“儿童幻想”,会议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和组织举行。

  陈香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