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热的冷思考:忌迷信故事忌跟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物收藏热的冷思考:忌迷信故事忌跟风
2009年08月13日 10: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下,文物收藏热正在肆意蔓延。这种热火中,有几种现象值得注意。

  一是迷信故事。

  美丽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于是:但凡露面的古董基本都是祖传的,或是战争年代偷出来的,或是哪年老宅子里掏出来的。人们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却忽视了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动人的故事大多都是瞎编的。信了故事,买回家仔细一瞧,上网一搜,或许你会发现:这物件在哪儿哪儿都能批发。

  在北京,经常看见衣衫褴褛的“民工”,在路边摆着一件沾满泥土的各种模样的物件。一般自称在老家挖的,或是工地上不小心踩到一个模样古怪的物件,现在只想换点路费回老家。有时候想,哪天咱也去工地碰碰运气,踩个古董去?不能说,没这可能性,但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更有甚者,有人拿出与某某大家的合影,以此证明珍贵性和真实性。曾有一个台湾人拿出一件东西,附上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宣称此为蒋家从故宫运到台湾的国宝。不过,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要么是蒋委员长走眼,要么就是运输途中被人掉包,要么就是持宝人在编故事。事实上,现在的照片处理技术,完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和奥巴马合影。

  除了迷信故事,在文物收藏热中,跟风也是普遍现象。

  4年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火了!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它拍出了超过1500万英镑的天价!于是乎,全民上下共赏元青花。炒作者、收藏者、评论者,甚至造假者谈论的,只有元青花这一个话题。仿佛偌大一个中国,值得收藏的古董却只有元青花,而无其他了。紧接着,全国上下冒出不知多少真真假假的元青花,也不知道多少人因之而倾家荡产。

  当然,跟风不只限于元青花。君不见,市场上只要是木头的,就号称是黄花梨;只要是铜炉的,都强调是宣德炉;只要是玉,都说新疆和田玉,或者是羊脂玉。现在真是盛世中华——所有的珍宝都上街了?

  盲目的跟风蒙上了藏家的慧眼,也使得部分文物蒙上尘埃。和田玉是好,难道别的玉就不好了?白色的玉石是好,其他色泽的玉也各有其美不是。在古玉收藏领域,首推的当是文化价值,而不是玉质或者色泽。2009年出产的白玉雕件有价值呢,还是汉代的青玉、碧玉有价值呢?自然是后者。

  可惜的是,现在一些非常精美的古玉雕件,就因为不白而不被重视,这实在匪夷所思。追玉只追白,而忽视其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市场的误导。在我看来,不看文物价值,只看材质的,这是在收藏“建材”,而非收藏文物。“建材”只是载体,如果载体上没文化、没历史,自然称不上是文物。

  因为迷信,因为跟风,收藏界打眼的故事比比皆是。那么,做文物收藏,如何才能少打眼?个人觉得,要想少打眼,除了拥有冷静的头脑,不对故事偏听偏信,不跟风外,还需要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做为基础。当然,真正成为高手,还必须时刻走在一线。

  几十年来,我经常去一些古玩市场与行业人交流。看看现在新的仿品仿到什么样的地步,随时刷新自己的眼力。古玩是一门“比较科学”,称为眼学。只有真假新旧不停地反复比较,眼力才能不断地提高。玩古玩就不能离开一线,否则很容易被作假者打眼。

  我一直信奉“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至理名言。文物的经济价值,催生了大量怀揣发财梦的藏家。提醒这样的收藏人士,多下点工夫,琢磨点“真功夫”,才是根本之道。当然,我也乐意和大家分享收藏经验。

  孟宪清

  (作者为我国知名文物收藏家、高级杂项鉴定评估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