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时毛泽东当选主席缺一票 是谁没投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建国时毛泽东当选主席缺一票 是谁没投票?
2009年09月21日 10:13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政协筹备会期间,沈志远、吴晗、周恩来、沈钧儒、翦伯赞、楚图南合影(左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建国时:毛泽东当选主席缺一票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回忆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全过程。本文选摘自《百年潮》杂志2009年第9期,作者王仲方,曾担任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秘书处副处长。

  1949年,我作为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秘书处副处长,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全过程。因此,每逢国庆佳节,我的心情都特别兴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众星灿烂,群贤毕聚

  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经过民主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国旗、国歌、国徽方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国是。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举行与新政协筹备会认真周密的准备是分不开的。

  1949年4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成立。筹备会的第一件大事,是接待从国内和海外赶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国内党政军民各团体已经各自组成代表团,有自己的住处。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海外华侨代表,有的已先到达东北解放区,有的从各地解放后陆续抵达,有的从香港、台湾甚至国外几经周转到北平。他们多数住在北京饭店。筹备会的同事们怀着喜悦心情隆重热情接待每一位代表。特别重要的代表,如宋庆龄、程潜是毛泽东亲自到车站迎接的,张澜、陈嘉庚等人是周恩来、聂荣臻、罗瑞卿等人到车站迎接的。

  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人口处设有签到处,我作为秘书处负责人,同工作人员一起招呼代表签到,这是我经历的最激动的时刻。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率领的中共代表团住在中南海,他们来得早。毛泽东第一个在签到簿上用毛笔写下自己的名字。他面带笑容,心情愉快,“毛泽东”三个字写得更加庄重和流畅。签字后他还同工作人员微笑示意才进入会场。

  接着,吸引大家目光的是宋庆龄。她从住处乘车而来,下车后即由罗叔章、沈粹缜(邹韬奋夫人)陪同,踏上怀仁堂的台阶来到签到处。宋庆龄当年已56岁,但步履轻快,庄重和蔼,激动而不外露,令人敬重。也许是参加这样隆重的大会让她很激动,签字时抿着嘴唇,好像有些紧张。先来的代表和工作人员都挤在门口,争相目睹这位有“国母”之誉的孙中山夫人的风采。

  受到人们关注的还有“七君子”中的沈钧儒、史良、章乃器、沙千里。沈钧儒虽然年长,胡子又长,但走路和上台阶比别人都要轻快,我想可能是他平时打太极拳练功的结果吧。

  人们还关注不久前国共和谈破裂后,毅然脱离蒋介石政府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张治中、邵力子、黄绍竑等人。邵力子情绪特别好,不断含笑与朋友打招呼。

  郭沫若、黄炎培、章伯钧、罗隆基,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以及不久前与中共达成和平解放北平协议的傅作义,都受到大家的关注。

  梅兰芳也是最受瞩目的人之一,著名演员周信芳、袁雪芬、白杨、金山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平时爱好文学,特别注意茅盾(沈雁冰)、巴金、丁玲、冰心、曹禺等人。看到鲁迅(即周树人)的弟弟周建人时,发现他的脸型特别是嘴唇上留着的胡须,同他哥哥非常像。

  我也见到了梁漱溟、张申府的夫人刘清扬,我当年听过他们的讲演,多年不见,他们依然如故。

  我还见到了一位奇特的代表。这位代表60岁左右,身穿深色西服,戴着礼帽和一副深色眼镜,由李克农亲自陪同。他直趋而入,也不签到,看得出是一位有特殊身份的代表。他是谁呢?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国民党原上海警备司令、赫赫有名的杨虎。在白色恐怖时期,他曾指挥杀害过多名共产党员。他怎么会出现在政协会议上呢?我好奇地打听后才知道,他是安徽人,与李克农同乡。李克农在上海地下党特科工作时,利用同乡关系争取过他,并与他建立过秘密联系,他给共产党提供过情报,特别是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提供了帮助。听说,当时蒋介石对上海控制很严,认为万无一失,却不知道共产党解放军的秘密电台就设在杨虎家中,他为解放上海立了大功。在上海解放初期,国民党潜伏特务十分猖獗,杨虎也对我们打击土匪特务提供了协助。对于杨虎成为政协特邀代表,当时我颇为感慨,中国共产党真是宽大为怀,不计前嫌,做到了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

  另外,我记得还有一位特邀代表杨杰将军,是国民党著名军事教育家、陆军大学校长,可惜在政协开会前夕在香港被特务暗杀。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