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付费电视:付费渐被接受 点播仍存症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数字付费电视:付费渐被接受 点播仍存症结
2009年10月27日 14:0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28日,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历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10个卫视频道的高清、标清同播于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凡是所在有线电视网完成数字化改造,并拥有高清电视机和机顶盒的用户,均可自当日起免费收看到10套高清频道节目。似乎已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数字付费电视话题,再次唤起了观众的注意。“虽然有来自各方的怀疑,但我仍然对中国付费电视充满信心。”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数传媒”)总裁王焰表示。

  接收有要求

  机顶盒不等于高清

  国庆期间,许多电视观众,甚至是家中安装了机顶盒的电视观众在网上发帖表示,自己并没有收看到企盼已久的高清版阅兵式。对于此,记者了解到,在收看高清频道前,用户需要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所在地有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已经完成,或者当地已播出地面数字电视,发射转播了高清频道;其次是用户要购置满足1920×1080分辨率标准的高清电视机;三是要配备高清机顶盒,原先发放的许多标清机顶盒无法接收高清电视信号。

  本次几家卫视开播的10个高清频道分别是中央电视台高清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黑龙江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这些频道全部由有线数字网络免费接入。其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中央电视台高清综合频道、北京卫视、湖南卫视高清同播频道的传输方案由中数传媒负责,上海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高清同播频道传输方案由上海文广集团负责,湖南卫视高清同播频道传输方案由中国有线负责。

  以北京卫视为例,其高清节目内容包括新闻节目、文化类品牌栏目、首播电视剧和所有大型活动四大板块,高清节目内容目前已能满足日均8小时的播放时间,比例将占全部播出时长的50%以上,明年则将达到70%以上。据王焰介绍,该公司已经储备了30万小时的节目,其中包括23万小时的高清节目。可见,随着高清节目的发展,未来的电视节目内容会更加丰富。

  五年成长

  中国付费电视曙光显现

  王焰回忆道,2004年是中国付费电视元年,鉴于“出版是最好的回顾”,他曾出版《创意新电视》一书,作为中数传媒5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而在业界看来,作为成长较早、也相对成熟的一个数字电视集成平台,研究和了解中数传媒的发展历程,对于整体把握中国付费电视产业的发展轨迹是非常必要的。

  王焰表示,虽然有来自各方的怀疑,但他仍然对中国付费电视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用户数量及收入规模逐步扩大,我国从2004年开始有了付费频道,当时中央电视台推出的6个频道定价是58元,打折后销售28元,而这依旧引来不少质疑甚至是骂声:怎么节目还收费!“当时我们是零用户,5年间用户增长规模很快,以年均47%的速度在增长,如今我们从零用户发展到4000余万户。中国机顶盒数也从零发展到约5000万户。”王焰介绍说,其二来自于观众对节目的渐渐认可。中数传媒不久前曾对长沙、杭州、南京、无锡、珠海等城市的数字付费电视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数字用户与非数字用户收视时间调查一项,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每天多看电视25分钟,这说明前者的频道多、节目丰富,更能吸引观众。王焰告诉记者,2008年中数传媒收费电视年收入已经超过8000万元,比2007年增长57.6%。

  下一步计划

  “我的电视我做主”

  在对付费电视这个新产业抱有无限期许的同时,业界也面临着不少困惑:付费电视的发展仍旧非常缓慢;一个稳定良性的运营模式还未成型;由于产业环境的不成熟,很多设想还很难落地;产业链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合作层面,甚至处于割裂状态……

  造成中国付费电视发展没有国外同行快的原因很多。客观而言,中国付费电视问世仅5年,与HBO(家庭影院频道)等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付费频道相比,其环境可谓有天壤之别。后者在问世之初,只需要考虑如何与传统的开路电视形成差异化与竞争优势,而中国的付费电视,相比开路频道这条“大河”之外,更面临来自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的冲击。主观而言,付费电视的许多功能还尚未开发成功,最突出的是互动性还很差。“付费电视发展了5年,但有线网仍是单向的,双向传播需要更高级的网络支持,投资也很大。”王焰表示,现在单向传输的付费频道,用户还是在被动收看,互动性差已经成为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他举例说,用户想看一部很好的电视剧,交了钱之后,该剧晚8点播出用户只能等到晚8点看。然而,这种障碍在互联网上早已不存在。因此,如何与广电更好地合作、如何与互联网探讨合作模式,也是付费电视领域要迈出的一步。“目前正在进军VOD(视频点播),它能对广电内容、互联网内容进行分发,这样才真正做到我的电视我做主。”王焰补充道。

  □本报记者 牛春颖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