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申遗成功=前途无忧? 背后有何曲折内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粤剧申遗成功=前途无忧? 背后有何曲折内幕?
2009年11月08日 14:07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粤剧《风雪夜归人》剧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粤剧联合申遗背后有着怎样的曲折内幕?申遗成功对粤剧将来影响几何?

  粤剧申遗成功=前途无忧?

  核心提示

  2009年国庆期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宣告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消息传来,海内外粤剧爱好者为之激动难捺,奔走相告。来自粤港的林家声、丁凡、文千岁、倪惠英、彭炽权、欧凯明等20多位大老倌,同聚红馆,连续两天举行“粤港澳红伶齐唱贺国庆”粤曲演唱会,受到香港戏迷的空前追捧。

  此次粤剧申遗的成功,是对历代粤剧人辛勤付出的告慰和褒扬,更是对粤剧未来发展的鼓励和鞭策,它既是粤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粤港澳跨地域文化交流合作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胜利之一,标志着粤剧乃至岭南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和提升。

  对于广东而言,粤剧是广东首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也是继昆剧后,我国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传统剧种。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在粤港澳三地庆祝粤剧“申遗”成功大会上发言指出:“粤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其生存和发展空间面临着严峻考验。粤剧的申遗成功,既彰显了它的独特艺术价值,也在警醒和提示着我们,这只是在保护和弘扬粤剧文化遗产工作中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我们要为保存这种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付出更多的努力。”

  据悉,在未来数月内,粤港澳三地将陆续开展数十项有关粤剧的弘扬和推广活动,以进一步加深三地人民对粤剧的了解。此次粤剧联合申遗背后有着怎样的曲折内幕?申遗成功对粤剧将来影响几何?风行中国的“青春版”昆曲的运作经验能否移植到粤剧身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粤港澳三地知名文化人士。

  纵横

  六年磨一剑成就跨地域合作典范

  “中国成语有云‘众志成城’,粤剧成功‘申遗’就是最佳证明!”10月30日,在香港举行的粤港澳三地共贺粤剧“申遗”成功发布会上,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一番动情的发言,在三地粤剧工作者当中掀起强烈共鸣。尽管“世遗”金字招牌对于每个人而言,含义千差万别:可能是救命稻草,或是一丝安慰,也可能是曙光再临的征兆,甚至是辉煌的前奏。

  但所有的人心照不宣的是,经过6年时间的证明,联合申报的决策是明智而实际的。早在2003年,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部门就商定联合申报粤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所以决定“团体作战”,原因之一是考虑到“世遗”申报项目有限,国内竞争激烈,化零为整形成强大合力,有助于提升成功几率;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澳门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会员”身份,在广东向国家文化部递交申报书的同时,澳门亦可直接递交申请,从不同渠道争取粤剧“申遗”成功。为此,广州市文化局成立了“粤剧申遗办公室”,并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申报文本撰写、资料收集、拍摄、制作等工作。

  三地集结出击的结果,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2004年粤剧的首次“申遗”宣告失败,但粤剧界并未因此失去信心和斗志。2006年,联合申遗再度启动,在省文化厅的协调下,香港、澳门各出资70万港币,广州市文化局再次投入人民币80万元,共同推进粤剧的申报工作。随后,申遗工作组在收集材料、寻访名家以及赴港澳拍摄素材时又得到了香港文化博物馆及澳门文化局的鼎力支持。

  参与申报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与2004年相比,新一轮申报的文本得到了大幅度充实,例如原版申报文本中,有关粤剧内容及技术等部分的论述不足2000字;而第二次的文本单基本内容论述就超过1万字。扎实丰富的材料为粤剧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三地文化界关心和支持,让申遗日程大大提速。

  “粤剧‘申遗’成功耗费六年寒暑,来之不易,堪称三地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正是粤港澳各方的精诚合作、倾力打造,才让粤剧艺术再次迎来灿烂的春天!”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如是说。

  忧患

  “申遗”成功难以扭转根本性困境

  粤剧“申遗”成功消息一夜传遍大江南北,闻者无不欢欣鼓舞。然而,粤剧界并没被“一片光明”的天真幻想所笼罩,相反“泼冷水”的警醒之声频繁响彻耳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内粤剧名家直言不讳地称,“申遗”成功的确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形象宣传和争取更多资助,但并不能根本性地扭转目前粤剧面临的困境。“人才青黄不接,技艺濒临失传,代表剧目陈旧,观众缺乏兴致。这些‘要害’招招致命,光凭‘申遗’成功就能解决吗?切不可盲目乐观!”

  对于任何一门艺术来说,人才症结好比心腹大患。红线女在多个场合发出“全省主要粤剧团没有一个专职编剧!”的疾呼,言犹在耳;汪明荃接受采访时,同样一脸愁云:“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各方人才都少得可怜!”当原广东粤剧院院长梅晓为老一辈名伶相继过世而惋惜时,香港资深粤剧研究者叶世雄坦率预言,深受商业文明浸染的香港粤剧,前途并不明朗,“最大的隐忧在年轻一辈中有卖座力的演员太少,”很难找到既能引领风潮、又能倾倒众生的“偶像”。虽然粤港梨园行地处两方,但相通的却是对挽救粤剧的急迫之心和对现实窘境的深沉感叹。

  “粤剧‘申遗’成功,只是在保护和弘扬粤剧文化遗产工作中迈出了一小步。”这是所有受访人士的共识。一时的兴奋远远不能取代漫长而琐碎的文化复兴工程。记者获悉,从2009年11月至明年年底,粤港澳三地将举行名剧精华放映展演、粤剧专题展览、大型粤剧晚会、播放粤剧“申遗”宣传纪录片、举办“粤剧日”和弘扬粤剧文化座谈会等活动,总计多达数十项。在未来10年内,粤港澳三地还将在资源抢救、研究出版、培训演出、政策法规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包括制定粤剧遗产保护法规、设立“粤剧保护和发展”政府专项基金等。

  另一方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等人士注意到,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解除了各国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次只能申报一项”的限制,今年包括粤剧在内,中国猛增22项“世遗”项目。随着文化遗产数目急剧膨胀,“世遗”头衔的“分量”会不会“掉价”、“缩水”?

  “‘非遗’是光荣,也是责任,绝不是炫耀和炒作的噱头。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做事即可。”著名粤剧演员欧凯明的态度很淡定。

  互补

  “求同存异”克服三地文化差异

  除了持续一年多的庆祝粤剧“申遗”成功系列活动外,粤港澳三方还针对本地粤剧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套传递粤剧“香火”的未来构想:香港偏重“保育”,特别是酬神赛会上演的“神功戏”,延续了上世纪50、60年代粤剧表演的程式,是香港本土粤剧繁衍至今的重要一脉;澳门偏重“民间”,如何保持民间社团自然生长的活跃度,在其规划中居于突出位置;而在广东,省市“大班”不约而同地将“创新”二字放在首位。

  “对于这种艺术理念上的分野,我们身在一线,是有切身体会的。”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院长、著名粤剧演员丁凡告诉记者,三地文化土壤、体制、形态包括受众群体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艺术发展目标的不同。“举个例子,在香港演一晚粤剧你知道要演多久吗?4个小时!这是当地的惯例,观众以老戏迷居多。在广州,年轻人是我们极力开掘和争取的欣赏群体,传统粤剧节奏太慢,不改怎么行?2个半小时都嫌长!”

  在一些香港粤剧界人士看来,广东的同行们之所以能集中各种优势资源,以高素质的制作水准践行“创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院团体制有关。而在香港,粤剧从业主体大多是私人戏班,组织松散,人才、资金都不可同日而语,靠市场规律优胜劣汰,为求生存无暇他顾。香港资深粤剧评论家叶世雄指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提议借鉴内地经验,成立一个由政府资助的香港粤剧团,以提升粤剧演出水平,但至今也不是人人同意,这与本地戏行担心因政府的介入导致市场失衡不无关系。

  汪明荃接受采访时提到,两地文化政策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可视为彼此取长补短之处。“在很多方面,广东都做得很好,比如你们有专门的粤剧学校,有粤剧博物馆;香港的优势主要是粤剧传统在沿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较少,几乎没有中断过,保存的原汁原味的东西比较多。”香港民政事务局一位官员也表示,粤剧“申遗”成功,对三地联手探索互补之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平台。例如香港八和会馆多年倡导建设粤剧学校一事,一直因港岛师资、生源及学生就业前景所限而被搁置,但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与广东粤剧学校联合举办的“粤剧艺术研修班”,反响很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遗憾。

  活动举行期间,香港八和会馆对外发布了一份申明,恳请三地文化部门尽快召集联席会议,研究各自粤剧文化特质的异同,找出共同目标,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磋商“申遗”成功的后续工作,明确传承和发扬粤剧艺术的道路。

  前景

  “青春版”昆曲经验能否移植?

  “改革是粤剧唯一出路。”作为粤剧界“革新派”的“中坚分子”,广州粤剧院院长倪惠英说:“粤剧的传统是因势而动,求‘新’、求‘变’。社会生活和观众审美早已不复往昔,粤剧需要的不是文物式静止不动的封存,它不能和时代脱节,也不能远离观众而存在。”

  自红线女大师变身“粤剧动画”首创人以来,广东粤剧界“改革”之风大有渐吹渐猛的势头:《刑场上的婚礼》、《花月影》等新排粤剧,加入了流行歌曲、交响乐、歌舞剧、蒙太奇手法等新颖元素。去年,广州红豆粤剧团的粤剧《广州淘金人》,更是“破天荒”把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搬上了粤剧舞台。

  11月9日,深圳粤剧团重排的经典现代粤剧《风雪夜归人》,将晋京演出。新版本在舞美、音乐、服装道具设计上都进行了大胆尝试,不仅如此,深圳粤剧团还特意推出了经典版和青春版两个版本,其中“青春版”两位主演只有25岁。

  提起“青春版”,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白先勇主持制作的昆曲《牡丹亭》,该剧率先在中国戏剧界掀起“青春化”浪潮。去年底,同为“青春版”的昆曲《桃花扇》赴穗演出,芳华十八的主演“李香君”率“秦淮八艳”婀娜登场,观众惊为天人。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王斌认为:“昆曲之美在于阳春白雪,在它还没有完全被普通市民所认识之前,青春就是最具吸引力的一张名片。”

  那么粤剧能否步昆曲后尘,移植其运作模式呢?“可以借鉴,不能照搬。”在丁凡眼里,“青春版”昆曲最大的招牌首先是创意,其次是包装和营销策略,例如《桃花扇》邀请著名诗人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就对观众很有吸引力。“打造‘青春版’可以激活市场,至于它对昆曲艺术流派自身的贡献,还需要观察。”

  有戏剧评论家指出,全国有的戏种也搞过“青春版”、青年演员专场,结果收效平平。因为从“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版《梁祝》到“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它们的杀手锏并不是“美艳如花”那么简单。除了宣传方式的高明,关键点有三:幕后文人的点拨、助推,剧本的感染力,演员的个人魅力。仅就两者而言,无论是突破剧本创作水平的瓶颈,还是从整体上提升艺人素质,都断非朝夕之功。所以尽管眼下昆曲的光彩很耀眼,但对粤剧来说,前途依然是一句老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粤剧申遗之路

  2002年11月,在香港召开的第一次粤港澳艺文高峰会议上,粤、港、澳三地将“粤剧艺术推广与培训”列入正式合作项目。

  2003年8月,第三次粤港澳艺文合作高峰会决定,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启动向联合国申请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粤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9月,三地通过国家文化部向联合国提交申遗文件。

  2009年10月,粤剧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郭珊摄影曾燕华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