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腾“美女标准”有意思吗?小心成“馒头标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倒腾“美女标准”有意思吗?小心成“馒头标准”
2009年11月13日 10:44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前不久,某地首届中国美丽文化节请来各路专家学者,分别从多个角度探讨“美女标准”。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近几年,评选“美女标准”的事件此起彼伏。从2007年某地以千名佳丽为样本计算出各部位“美的指标”,到2008年“中原美女”决赛,再到2009年某地对“美女标准”的大讨论,如此倒腾,有意思吗?

  “美女标准”是假,“美女经济”是真

    邓子庆

  17世纪末,哲学家莱布尼茨宣扬“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来好事者试图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进而悟出了“世上有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的道理。三百多年后,中国竟然有一群专家在寻找“美女标准”,着实令人汗颜!

  其实,用现代科学来看,基因的唯一性和多样性本身就注定了人体的美具有多样性和非同一性。因此,关于美女标准素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个女人,面容姣好,身材一流,自然可称之为美女,但另一个女人其貌不扬,却有爱心美、有知性美、有行为美……亦可被称为美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退一步说,即便只看外表,时代的不同,美的概念也不同,例如春秋战国时楚国以腰细为美,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之说,而唐朝时则崇尚丰满,武则天与杨贵妃都是身材丰满的女人。

  时至今日,美女基本上成了对年轻女子的一种通称。现在倒腾出一个美女标准,那么,那些标准“之外”的女性又该被称为什么?

  倒腾美女标准是一件不太美好的事。对美女标准的吹捧,很容易对人产生误导,让女性过于追求外表美,却忽视内在的美丽。试想,如果满大街的女性都走进了美容院整出相同的标准美,这种美又是多么可怕!

  任何人都是一种特定美的载体,美没有标准,要有,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标准化的美,恰恰是极度化的丑。因而美女标准不过是以美女为噱头的商业炒作罢了。一些专家或商家抓住“美女经济”尚残存的那一点“遮羞布”不放,只能说明讨论“美女标准”是借口,而炒作“美女经济”才是真用意。

  “美女标准”的学术外衣下是什么

  孙 颖

  虽然某地“美女标准”的活动以学术讨论形式出现,邀请了各路专家,对美的标准各抒己见,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次活动还指定了某整形机构作为唯一一家企业参会,并设立了旨在帮助因容貌问题而遭遇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儿童和单亲妈妈的慈善基金。

  据此看来,这场“美女标准”的大讨论无非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正如主办方所说,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碰撞思想,对“美女标准”讨论出个结果;第二,通过这一讨论为慈善基金募点捐款;第三,或许还能给这家整形机构做做推广,拉拉生意。

  不过,这些目的最终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却是个未知。首先,就学术讨论来说,这就是个不可能达成一致的命题。众所周知,对美的评判历来因时因人而异。楚王好细腰,唐人慕丰满,现在非要倒腾出一个关于美女的标准,可实在为难了这帮专家学者。于是与会当天专家学者们只好各说各话,从“多角度”阐述对于美的认识,最后也不可能得出一个标准。

  其次,为基金募捐的目的看来还是小有成效,起码活动当日某明星就捐了10万元。但这一关于“美女标准”的讨论是否能够真的激起更多人对因容貌问题而遭遇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儿童和单亲妈妈的关注?我看未必。况且就现在来看,主办方关于基金款项的具体用途及监管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表述,这让人难免为这一慈善基金将来的运转担忧。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一活动对某整形机构的意义。由于活动中各专家学者对美的标准莫衷一是,其中又有多人表明,美女不仅要看外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内心。气质、学识、举止等都被专家学者们认为是美女不可缺少的要素,不知道这样的结论对整形机构的生意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可见这场美女标准的讨论,其实就是专家走穴、明星登场、机构营销的炒作,商业痕迹比比皆是,又何必披上学术讨论的外衣?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为什么人们只关注“美女标准”却从来没有人研究研究“帅男标准”呢?这恐怕也是个问题,呵呵。

  人品、学识、修养,才是隽永的美

  秦 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探讨“美女标准”早已非稀罕事。记得数年前就看到过国外一则消息,说人们所认为的美女标准,恰恰来自老百姓日常最为中庸的眼光。有一些研究者,将各种各样的人体特征,比如脸型、鼻形、眼形等进行了平均值处理,然后将最接近平均值的张姓的鼻子、王姓的眼睛、李姓的脸型等拼凑在一起,制造出一张平均值美女图片。结果在测试中,这张假造的美女图片得分最高,被公认为“绝代佳人”。这个实验很有趣,说明我们的眼睛像是接受了儒家教义,对美女的欣赏其实很“中庸”。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这样的现象,越是被国人认为“普通”的、类似邻家女孩的美女明星,越容易成为世界知名美女———“她长得很大众啊,怎么这么出名?”可以说所谓“美女标准”,就是中庸了大众眼光的标准;所谓“标准美女”,其实就是我们芸芸众生身体特征的“平均值”。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每位女性身上都有美女元素,大可不必因容貌而妄自菲薄;而每位美女身上,不过集合了众多“平均值”而已,犯不着像有些人那样“居高临下,傲视一切”。

  人毕竟是有智慧、有情感的动物。仅看图片,我们会依据美女标准选出所谓最美的女子。但若结合人的修养、谈吐、举止、能力等,我们的美女标准就产生了差异。越是富于理性的人,越会倾向于由内而外的审美标准;反之,则更多会注重外表容貌。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和一些“普通”的女性在一起,越相处越觉得对方可爱、秀美。“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例证。相反,和某些外貌出众的女性在一起,时间久了反而觉得淡而无味。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希德,以其人品、学识、修养等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性之一。这种美,才是隽永恒久的美。其他的所谓“美女标准”就像漂亮衣服,时季一过,留下的只是“土气”。倒腾“美女标准”,颇与此类似。

  小心“美女标准”

  沦为“馒头标准”

  尹平平

  现在一些商场的售货员、饭店的服务员,以及一些娱乐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的嘴巴都很“甜”,见着女性客户,无论什么形象,都“美女美女”地叫个没完。这样称呼虽说能讨个别人的欢心,但不免使“美女”二字贬值许多。再加上“芙蓉姐姐”等自封“美女”的出现,让人们忍不住想为“美女”正名。由此,讨论“美女标准”似乎也情有可原。

  然而,“美”作为形容词,是一个主观印象,难免莫衷一是,如何制定“标准”?而且,这个“美女标准”树立之后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符合怎样,不符合又怎样?于是我们禁不住要质疑树立这一“标准”的目的是什么了。是不是为了推广“新星”而造势?抑或是为吸引更多相貌平凡的女性向“标准”靠拢而在“改头换面”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而中饱私囊?当然,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相信这些猜测也不无道理。

  就算抛开炒作这一概念的商业目的不谈,即便我们真的想刻画出一个“美女标准”来,似乎也不是件容易事。虽然大家对于“丑女”似乎都有着较为明确的界限,但“美女”到底如何界定,想要寻求一个标准便很难了。现代女孩追求骨感,而唐代却以胖为美;外国人眼中的东方美女在中国人看来总有些匪夷所思;“芙蓉姐姐”也自认为是美的,但绝大部分人对她的美却实在不敢恭维。可见时代、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美女”的界定。即便是在苦求“美女标准”的那几个地方,最后所树立的“标准”恐怕也难以统一。

  因此,对“美女标准”的追求和苛责,免不了就像之前颇具争议的“馒头大小也要有标准”那样,最终沦为一场闹剧,成为人们的笑柄。事实上,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对如此“标准”又何必那么在乎。

  保持对“美”丰富多彩的感知

  思 引

  近年来,讨论“美女标准”的活动可谓方兴未艾,呈现出一种重新审视“美”的标准的趋向。这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新一轮的论争:究竟何谓“美”?“美”能够量化和标准化吗?

  不少人大概还记得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阵“选美”风潮。据统计,1992年、1993年前后三两年间,全国各地不同形式的选美活动共达170余次,合计诞生多达2000余名美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对于“美”的集体表达,极大地鼓励和激发人们去讨论、展示和追求“美”,影响了人们审美观的型塑。

  进入新世纪,得益于科学技术更迭,人们能用不同方式装扮自我,包括借助整容手术来获得理想美貌。由此,“美”的观念更趋向于消费性。商品和服务等对各式各样“美”的标准的承诺,给予人们无限期待和信心。这些“美”则更多是人们通过外貌气质和谈吐举止等来展现自身的“美好”形象。

  可是诸多对“美”设定的标准往往只强调了“美”的某些部分,既不能涵盖全部,也无法集齐于一身即为“美”,而且依靠采样分析得到的冷冰冰数据背后,虽然拥有一些数字,却少了份古人言语中诸如“肤如凝脂”、“仪容慧雅”、“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之类的悠长韵味,直白有余,美感不足;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标准也很难衡量与“美”紧密相连的“善”,即那些美好的内在品质,也容易导致对美的盲目竞逐,走向另一极端。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美”。我们不仅要讨论美,更需要对美保持由表及里、由内而外、丰富多彩的感知。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