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现惨重动物衰退 百万蝙蝠死于神秘疾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美现惨重动物衰退 百万蝙蝠死于神秘疾病
2009年11月23日 14: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过去三年来,北美有大约100万只蝙蝠死于一种神秘的疾病。如果不及时遏制这种态势,也许当地人再也见不到这种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

  托马斯·昆兹从岩洞里钻出来,戴着橡胶手套的掌心,躺着六七个小小的金属ID脚环。它们象征着死亡,过去是贴在小褐蝠的前爪上的。

  这位著名生物学家是波士顿大学教授,几分钟前他从蝙蝠身上取下这些脚环时,跋涉在腐烂的蝙蝠尸体堆里:淌着水的内脏、牙签似的细小骨头、一堆堆的粪便。——— 即使蝙蝠是从地狱里出来的,也不会比现在的样子更糟糕了。

  “我们所见的完全可以称为‘蝙蝠汤’。到处都是骨头、翅膀、脑袋和乳化的尸体,”昆兹说:“岩洞的墙壁上还挂着死蝙蝠——— 正在分解腐烂的蝙蝠。”“我的心在往下沉,”他说,“感觉好像失去了家人。”

  这是8月末,71岁的昆兹和两名同事冒着大雨,一路跋涉,来到海拔2520英尺的Taconic山上的A eolus岩洞———这是美国东北部最大的蝙蝠栖息地———为的是从活的蝙蝠身上抽血采样,寻找小褐蝠神秘死亡的原因。

  过去三年来,至少100万只蝙蝠患上所谓的“白鼻综合征”,大批死去。科学家认为,这是北美有史以来最惨重的野生动物衰退事件。如果不及时阻止,蝙蝠还将继续成群地消失,不到十年之内整个种群就将完全灭绝。“我们正处于一种环境灾难的前期,”动物保护遗传学家提姆·金说:“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但掌握的材料有限。”

  有六种蝙蝠受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怪病折磨,但受害最深的是小褐蝠,北美最普通的一个品种。

  蝙蝠的死亡数量很难计算,但对马萨诸塞、纽约、佛蒙特20多个蝙蝠过冬地点的监控发现,它们的数目从48626只下降到2695只——— 平均减少94.5%。

  科学家发现,白鼻综合征和其他野生动物疾病不同。它是一种多品种杀灭凶手,几乎可以感染任何穴居蝙蝠。它一般在蝙蝠在岩洞和矿井里冬眠时发作,时间一般是从10月中到4月中。自从2006年2月一名洞穴摄影爱好者在纽约州奥尔巴尼市附近的霍威洞穴首次发现白鼻综合征,它就以令人惊骇的速度蔓延开来,从新英格兰到南大西洋诸州,到处可见它的身影。第二年冬天,人们发现距霍威洞不到20英里的另一些冬眠点被感染,第三年冬天,120英里外的冬眠点被感染,去年冬天,是650英里外的冬眠点。

  除了马萨诸塞、纽约和佛蒙特州,康涅狄格、新罕布什尔、新泽西、宾夕法尼亚都出现了这种瘟疫般的情形,今年初弗吉尼亚和西弗吉尼亚也中招了。现在它似乎正朝着肯塔基和田纳西州的岩洞进军,可能还包括北卡罗莱纳和俄亥俄。

  这种怪病之所以得名“白鼻综合征”,是因为很多被感染的蝙蝠鼻子周围———还有耳朵、翅膀以及其他暴露的皮肤上面——— 都有着白色真菌,类似糖霜。

  研究者怀疑“白鼻综合征”是由一种喜冷真菌引起,一些人认为真菌只是蝙蝠免疫系统变弱后出现的继发性感染,他们也没有解开从明显的真菌感染到出现行为偏差到死亡之间一系列事件的演变过程。

  “白鼻综合征”的特点是皮肤感染,出现溃烂的小洞,伤害蝙蝠翅膀的隔膜,导致它们失去弹性。“跟一名运动员的脚受到感染一样。”美国野生动物健康中心微生物诊断部门负责人戴维·布勒赫说,这种感染“会非常活跃地侵入皮肤细胞”。

  关于白鼻综合征的最初研究有两个发现:一是在任何蝙蝠大批量死亡现场,都发现了这种喜冷真菌,二是大部分死亡蝙蝠身体都衰弱不堪。目前的猜想是:真菌刺激了蝙蝠的皮肤,让它们比平时更容易从冬眠中醒来。这就浪费了蝙蝠储存的脂肪,直到它们被饿死。

  平常昼伏夜出的蝙蝠在患上这种病后还会出现其他古怪行径,比如会聚集在最冷的洞穴入口处,可能是为了降低体温,以便保存能量,它们还会在冬日的大白天到处乱飞,可能是在绝望地寻找食物。

  因为这种名为Geom yces的真菌在洞穴环境的温度下破坏力较强,生物学家本以为幸存下来的蝙蝠离开冬眠地后,这种相继死去的过程就会终止。但是从5月到6月,它们会继续死亡。“即便是那些勉强挺过了冬天的蝙蝠翅膀上也是伤痕累累,失去行动能力,不能有效地找到食物,”巴克纳尔大学的蝙蝠研究者迪安·里德说:“所以说,它们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还未能在各个事件之间建立有效联系。”

  更让人担心的是,雌蝙蝠每年只生育一次,每次只生一个或一对。“即便有机会,它们也不能很快恢复数量,”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生物学家斯科特·达令说。

  科学家现在还不知道白鼻综合征是如何传播的,但是从其迅速扩散的情况分析,应该是蝙蝠之间互相传染。但也有研究者怀疑,探索岩穴和矿产的人类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可能他们在被感染区域活动时衣服或者装备上无意中沾染了致病真菌,又把它带到了其他干净的蝙蝠栖息地。去年春天,美国林务署关闭了33个州境内将近2000个岩穴和矿井,关闭期将近一年。在此之前,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已经要求17个州的公众暂停洞穴探险活动。

  目前受到影响的六个蝙蝠品种中,只有印第安纳蝠名列美国联邦濒危物种名单。如果白鼻综合征将它的闪电战范围扩展到南部和中西部,濒危物种名单上另外三种蝙蝠也很可能遭遇厄运:灰蝠,弗吉尼亚大耳蝠,奥扎克大耳蝠。但是这些濒危物种即使完全消失,造成的影响也没有普通的蝙蝠———比如小褐蝠——— 大批死亡带来的影响深远。

  “鉴于小褐蝠数目如此众多,现在又变得如此稀少,昆虫和生态圈内其他物种将受到显著影响,从这方面讲,普通蝙蝠比濒危蝙蝠更重要,”佛蒙特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动物保护者莫莉·马特森说。

  所有遭受白鼻综合征威胁的蝙蝠品种都特别喜欢吃夜间飞虫,比如蛾子、甲虫、叶蝉,这些虫子会危害庄稼和落叶树。蝙蝠数量减少,意味着更少的昆虫被吃掉,因此也意味着要使用更多的杀虫剂,而杀虫剂将引致无法预料的环境后果。蝙蝠也会大量消灭蚊子,它们的死去意味着我们将更多地暴露在蚊子传播的疾病威胁之下,比如西尼罗河病毒和东方马型脑炎。

  蝙蝠的吃虫能力令人惊愕:小褐蝠和其他品种一夜可以吃下相当于它们自身体重一半的虫子。昆兹估计,由于大约100万只蝙蝠遭难,现在有大约694吨本该被吃掉的虫子在我们周围游荡。

  让我们回到Aeolus岩洞,一个被抓住的小褐蝠正吱吱叫着,紧紧抓住生物学家赖安·史密斯戴着手套的大拇指,而昆兹则将一根显微注射针刺入褐蝠尾膜的血管,抽出一点血样装进玻璃毛细管里。附近,另外一个名叫苏丝·冯奥廷根的生物学家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只刚刚被安乐死的小褐蝠米纸一样薄的翅膀展开在白色的切板上,然后用活组织检查打孔机取下像胡椒子那么大小的一块皮肤。血样、组织、粪便以及其他样本——— 他们就是靠这些来试图解开这个灭亡之谜。

  尽管蝙蝠在我们的想象和神话故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其实当你细看这些“露西”(小褐蝠的昵称),会惊讶地发现它们只是非常脆弱的生命,图钉一样的黑眼睛闪着亮光,黑色的脚有五个趾头,非常像人的手,但却只有铅笔擦那么点大。通常它们重量都不超过3便士。

  “对它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就职于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新罕布什尔办公室的冯奥廷根说:“它们没有什么神赐的超凡魅力……我们不是在它们身上赚钱,它们不是那么可爱、招人喜欢。”

  想要拯救蝙蝠的努力一直都令人沮丧,因为科学家对蝙蝠生态学近乎一无所知,简直无从下手。但如今,致死性的疾病正在对蝙蝠发起前所未有的猛攻,它们可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啊。近年来,全美科学家们曾聚集到奥斯丁、匹兹堡等城市,就此进行广泛的研讨,从可能的杀菌剂谈到蝙蝠遗传学;6月4日那天,美国众议院小组委员会还专门就这种莫名其妙的死亡现象举行了听证会。尽管如此,针对这一日益严重的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却并不得力,关键就是由于有关各方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和统筹协调:有超过52家联邦和政府机构、学术机构、洞穴和保护团体等等都染指这一问题,就像有人批判的那样,这就是一个“太多触角的章鱼”。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的官员表示,迄今为止已经拨付了大约330万美元经费用于蝙蝠病症原因和影响的研究。两星期前,在本财年内指定190万美元经费用于该项研究的拨款预算案得以通过。不过,昆兹在他写给国会的预算申请中估计,本财政需要1760万美元,今后4年还需要3830万,用于批判性研究、跟踪监测和管理。

  昆兹已经研究蝙蝠超过45年,目前,他领导的“蝙蝠实验室”研究团队正在重点研究疾病(或者可能是霜冻)导致的翅膀损伤是如何影响小褐蝠的飞行能力,蝙蝠们是否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响应。在谈及自己终生对蝙蝠研究的热情时,昆兹却表现出科学家少有的简短:“它们是夜间动物,有点隐秘,”他说:“我就是觉得研究它们令我着迷。”

  在“白鼻综合征”之前,昆兹在蝙蝠研究领域最有名的地方可能应该算是率先使用热红外成像技术来评估蝙蝠对农业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他研究生涯早期,他前往印度、厄瓜多尔和其它外国实地研究那些吃水果的热带蝙蝠,还曾在马来西亚发现了一个种类的野生蝙蝠是由雄性分泌乳汁。

  上个月,昆兹一生以来的辛勤工作终于得到了肯定,他获得奖金为10万美元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奖提名,这可是动物保护领域的最高大奖。他考虑过光荣引退吗?“没想过,我可能会一直不停地研究下去,直到自己倒下为止,”他笑着说:“我觉得太有意思了。”

  他最近的研究是关于一种奇怪的真菌。欧洲的科学家们已经在跟踪研究一种在外表上同白鼻症真菌(Geom yces destructans)类似的菌类,这种菌已经困扰了蝙蝠(与美国蝙蝠属于不同种类)至少20年了,但并没有导致死亡。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德国、瑞士等7个国家都已经在观察研究这种不知名的真菌,只是在发生了美国这次毁灭性的蝙蝠死亡现象之后,这项研究更加风生水起。已经在进行基因研究,以确定这些真菌是否同一类型;最终的基因比对分析会搞清楚是不是欧洲的洞穴探险者在不经意间将这些真菌带到了纽约的蝙蝠洞。

  “搞清楚欧美蝙蝠身上的真菌是否一样非常有用,而且,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欧洲的真菌没把蝙蝠害死呢?”科罗拉多美国地质勘测局的生物学家保罗·克赖安这样说道。

  也有些人试图将白鼻症同其它同样令人迷惑不解的野生动植物疾病联系起来,比如过去30年来害死了许多青蛙种群的壶菌、过去数年来,物群混乱害死了美国三分之一的蜜蜂种群。科学家们没有发现这些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尽管如此,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佛蒙特州生物学家斯科特·达令还是怀疑,所有这些可能预示着某种不祥。

  “这可不仅仅是蝙蝠死亡那么单纯,这是我们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物种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达令说:“这可能是本土物种将遭遇的严重疾病灾害的一种模式。”

  “如果前天是青蛙,昨天是蜜蜂,今天是蝙蝠,两年后是其它什么物种,”他补充道:“那么,这样的灾难还有多久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作者:Gary)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