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成中国电影“噩梦”:高票房后的真实面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12》成中国电影“噩梦”:高票房后的真实面目
2009年12月11日 10:2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谁都料到这部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灾难大片一定会火,却没想到它竟然能火成这个样子

  《2012》果然成了中国电影的“噩梦”。

  谁都料到这部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灾难大片一定会火,却没想到它竟然能火成这个样子——首周末在全球创下2.25亿美元票房。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数据仍在一路飙升,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它的最终高度。

  重要的是,《2012》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话题和文化冲击。电影首映后不久,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末世辟谣”声明,指出这部电影“纯粹是一场笑话”;网友争相发帖,争论海水够不够造成淹没西藏高原的海啸;而更多观众则在设问,假如3年后世界注定毁灭,那么我们如何安排现在的生活?

  其实,我们不妨将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因为有了电影,生活如何被改变?104年前,北平前门外丰泰照相馆里,一个叫做任景丰的沈阳人悄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门,从那一刻始,电影便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改变着生活,塑造着中国。

  电影改变生活,这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却并不过时。无数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无数个雪花飘曳的黄昏、无数个月色如水的夜晚,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穿越遥相暌隔的时空,在那些幽暗的放映厅里,大快朵颐的电影盛宴正在拉开帷幕——英格玛·伯格曼、费德里科·费里尼、黑泽明、小津安二郎、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阿伦·雷奈、史蒂芬·戴得利;《一个国家的诞生》、《战舰波将金号》、《公民凯恩》、《筋疲力尽》、《八部半》……无数水波般漫过的时日,成就世界电影史上这份奇伟的名单,也造就人类精神史奇崛的高度。电影被称为雕刻时光的艺术,更是一种征服心灵的艺术,这不无道理。正是因为有了“开麦拉”(英文camera的音译,在电影拍摄现场指“开机”),人类的记忆不再黯淡;也正是因为有了镜头带给我们的意外之喜,沉重的生活变得轻盈、深情。

  电影带来的不仅是艺术,更是财富。《2012》狂飙般横扫全球市场,影片全球发行负责人罗瑞说,影片上映一周总票房已经超过总投资,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来讲,这部电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胜利”。

  这对我们不无启示。

  从2003年算起,中国电影已走过7个高速发展的年头,2008年中国城市电影票房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中国电影票房也首次跻身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2009年,中国电影更是呈现“井喷”之势,全年票房预计突破60亿元——对产业概念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是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保障。

  然而,在这些辉煌的数字背后,另一组数字也不容我们乐观——2008年我国国产影片共计406部,产量进入世界前三位,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国产影片从拍摄之日始,就注定无缘与观众见面,注定做着赔钱的买卖。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以平均每部影片投资3000万元计算,每年电影投资需要121.8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43.41亿元票房仅占总投入的30%。这意味着一个潜在的事实,在票房巨大光环的背后,中国电影能够经历市场风雨的并不多,能够经历风雨终见彩虹的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电影离世界还有多远?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有多大?《2012》的风靡一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差距。在世界电影跨国集团的海陆空立体攻势面前,我们从“小米加步枪”时代走出并不太远久。对于为中国电影的点滴进步额手称庆、动辄制造过亿元巨大票房的广大观众来说,他们有理由知道中国电影的真实面目,有理由知道“开麦拉”背后的爱与恨、喜悦与忧伤。

  李舫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