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苏:西安事变中的学生领袖(组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林苏:西安事变中的学生领袖(组图)
2009年12月14日 13:09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少女时代的张林苏。
在西安市省立助产学校读书时的张林苏(前排右二),还是一名篮球女将。
张林苏在延安。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对于武汉市老市长刘惠农,武汉人耳熟能详,但对其夫人张林苏,就不是那么熟悉了。其实,早在1936年西安事变时,15岁的张林苏正在西安市省立助产学校就读。作为该校学生救国会主席、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和西安市学生救国联合会(以下简称学联会)执行委员,她参加了这一扭转时局的伟大事件。

  今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3周年。12月11日,记者如约来到张林苏同志家中,请她讲述73年前的那段特别经历。老人刚刚结束自传体小说《岁月如歌》的写作(与田子穗合著),她说,参加西安事变,是她参加革命,迈出的第一步。

  舅舅领上革命道路

  张林苏祖籍浙江奉化,出生于江苏苏州,小学和中学在南京和汉口完成,随父母迁往西安是1934年。父亲担任的职务是全国禁烟督察处西安办事处主任,负责陕甘宁三省特货统税工作。

  父亲是个廉洁奉公的人,但他薪金不少,因此家中雇请了两个女佣,一个陕西大厨,还有一个车夫。张林苏是家中的长女,但她从不把自己当大小姐看,一心希望自己能尽快独立起来,她到西安后就报考了西安省立助产学校,后来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

  1935年,张林苏的小舅舅汪乃平来到西安。

  其时,汪乃平以共产党嫌疑被国民党关在苏州反省院已近两年,张林苏的父亲通过邵力子把他保释出狱后,在禁烟督察处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不久,汪乃平辞掉了这份工作,穿上东北军军装,成了张学良卫队二营的指导员(营长孙铭九)。

  事实上,汪乃平1926年即已在老家奉化加入共青团,是奉化学生运动的中坚人物,1928年在上海转为共产党员。张林苏此间就是在汪乃平的引导下,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第一次看到了党徽,第一次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听到了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在北京爆发,张林苏率领产校女生参加了西安学联组织的声援集会。1936年9月,她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

  直接向蒋介石请愿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

  12 月8日,西安学联决定在第二天举行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集会。身为“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西救会)宣传委员和学联会执行委员的张林苏,和大家一起热烈讨论起草集会所需的《为督促政府动员全国兵力抗日停止内战宣言》,指挥大家写标语,印传单,做横幅,忙了整整一天,并拟定了口号和唱歌的歌曲。

  9日8时,西安市一万多名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剿匪总司令部”,要求面见张学良,有组织地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一致通过《宣言》的内容,广泛散发。张学良的参谋长出面给学生作了答复,答应尽量将请求转达给少帅。

  11时,游行的队伍到达国民党陕西省政府,请出省主席邵力子。邵力子一面用手帕擦头上的汗,一面面色尴尬地回答学生们的质问。

  游行队伍抵达杨虎城的绥靖公署后,突然传来消息,东关竞存小学的队伍刚出校门就遭到军警的阻拦,一位12岁的学生被打死。这个噩耗使学生们义愤填膺,学联会马上决定将游行的队伍直指临潼,向蒋介石直接请愿。

  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来到东城门,城门早已关闭,守备部队早已接到命令不许他们出城到临潼。队伍又涌向中山门,中山门也奉命紧紧关闭。学生们站在城门口不停地高呼:“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请官兵们支持我们的爱国行动!”

  守城的官兵被感动,情不自禁地跑下城楼,协助学生搬开设在城门前的横木和沙袋,打开城门让学生队伍出了城。张林苏出城时猛然发现,舅舅汪乃平站在城楼上和士兵们一道向他们频频挥手。

  学生们不知饥饿,一路高歌向临潼进发,沿途的市民们纷纷给他们送来食物和饮水。下午4时,队伍到达灞桥的长乐坡地界,蒋介石勃然大怒:“游行队伍过灞桥,格杀勿论!”

  张学良感到事态严重,亲自驾车追上游行的队伍,把大家集中在路南的一个大冢前,规劝游行队伍停止前进,他焦急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的爱国行动是好的,我坚决支持,一定把你们的请愿要求带给蒋委员长,你们就不要去临潼了。临潼是委员长的驻地,委员长是国家的领袖,他的安全是要受保护的,现在那里已经安排了封锁线,强行通过防线是要治罪的,我不希望看到你们有流血的事件发生,我恳求你们跟我回城里去。”

  张林苏作为选出来的3个学生代表之一,此刻就站在张学良的身边,听到这话很不满意,忍不住大声质问:“我们爱国有什么罪?卖国才是国家的罪人!”说完就指挥队伍动情地唱起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凄婉的歌声夹带哭泣声响成一片,张学良被学生的情绪震撼,激动地对大家叫喊:“同学们,我的心是和大家一样的,我保证一周内答复你们!请一定相信我!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回城里去,等着我的消息。”学联会的几位负责人商量后,决定听从张学良的劝告,率领队伍回到了西安城里。

  3天后,西安事变。

  本报记者 刘我风 通讯员 田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