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偷走谁的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偷菜”偷走谁的心?
2009年12月16日 14:33 来源:青海新闻网-青海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生活工作学习莫不如此。如果“张”“弛”失衡,生活工作学习便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自从开心网开通“开心农场”之后,网民中就掀起了一场“务农风潮”,“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纷纷间,“网上菜农”既种菜又偷菜的忙碌身影不分东西南北、男女老少、白天黑夜。“偷菜”网络游戏的生活习惯和节奏因此受到颠覆和影响。虚拟种菜偷菜令人愉悦、轻松,也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是个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就读省城西宁某高校的小张,一不留神爱上“偷菜”网络游戏,虽然,他的同学中,超过半数以上同学都热衷这种游戏,但相比之下小张更痴迷。买种子、播种、浇水、除草、捉虫、施肥……之余他加了很多好友,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加,他整夜守在农场前,喜悦的心情和觊觎的眼神在自己的和别人的菜园逡巡,所有虚拟世界之外的烦恼、苦闷、劳顿都在种菜偷菜的愉悦中一扫而光。

  简单、易学又能体会到种菜和“偷菜”的乐趣。“偷菜”游戏所向披靡,异常火爆,偷走了许多玩家的心。上班族也不例外,在办公期间偷偷玩“偷菜游戏”者,大有人在。小齐便是其中一位,为了“偷菜”,小齐还把网友菜地作物成熟的时间制表记录,一到时间就去“偷”,即便是半夜成熟,也会定好闹钟,起床偷菜,偷完再睡。上班也偷偷挂上这个游戏,小齐告诉记者,她的同事中,有不少人都在玩“偷菜”,他们觉得,案牍劳形的办公室生活以因为网络游戏顿生乐趣,同事相互会心的问候语也变成“今天你偷菜了吗?”。玩这个游戏确实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对生活工作有影响,但它既可释放紧张情绪又加强和他人的沟通,乐趣就在于此。“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合理的地方。”小齐说。小齐并不否认“偷菜”带给自己生活工作方面的消极影响,可一日不偷,心就“痒痒”。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我国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 50%以上。参与偷菜这种网络游戏的网民数量每天都以数百万的速度不断扩大。“开心网现象”已成为涵盖众多人群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流行程度、传播程度,已经逐渐渗透到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中。没有人知道我省有多少“网上菜农”,秉烛夜“偷”?牵肠挂肚的“偷菜”游戏,不可能不对“菜农”的现实生活习惯产生影响。

  单纯就游戏而言,记者注意到,“偷菜游戏”规则简单、网页开启流畅,网民所做的只是点点鼠标,从偷菜游戏中得到放松和快乐,这就是偷菜普及的基础。由此,还衍生出“偷菜歌”、“偷菜顺口溜”、“偷菜心得”、“偷菜代理”等等另类插曲,反过来又丰富、促进了“偷菜一族”的生活。“偷菜”已然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

  伴随着“偷菜游戏”的风靡,对于“网上偷菜”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有批评者认为,部分网民沉迷于网络,“半夜三更不睡觉,拿起锄头到处串,不分昼夜当农民,一天不偷憋得慌。”陷于疯狂痴迷状,给现实生活带来许多“不开心”。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中部的老师马海燕偶尔也“偷菜”,她把游戏定位于娱乐,放松,她认为长时间玩是沉沦,丧志.“我认为游戏只是娱乐,它本身是不存在危害性的,关键是游戏者的自控能力!而我了解到的情况却并不乐观。”马海燕说,因为“菜”成熟时间不同,为了防止果实被“偷”,很多“菜农”特意将其收获时间设置在夜间,但架不住更多“菜农”纷纷熬夜加班“偷菜”。仅马海燕的学生中就有不少“菜农”有熬夜“偷菜”经历。“这对学习的不言而喻。”在她看来,在不少偷菜者内心深处,这种游戏是欲望或者心情的一种释放,但应该学会控制。游戏的虚拟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给人带来了快乐,但是过度沉溺游戏中,迷失自我,以致影响学习、工作和正常的生活,把虚拟世界当成现实世界,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观。(张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