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物馆要为地铁让路?网友盼能整体搬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黄河博物馆要为地铁让路?网友盼能整体搬迁
2010年01月08日 08:5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继人民路、中原路等路段的法桐、雪松为地铁修建让路后,前天,大河网网友发帖称,紫荆山路上的黄河博物馆也要为地铁让路,呼吁有关方面加以保护。昨天,记者就此经过核实后了解到,黄河博物馆确实影响到了地铁的修建,目前具体方案已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

  [网友发帖]黄河博物馆要为地铁让路

  “据坊间传闻,为了建地铁紫荆山站,黄河博物馆要拆除!”前天,网友“代书胡同”在大河网“魅力郑州”发帖表示,纵观今日郑州,像这样的老建筑还有几座,“如果说过去对老郑州的人文景观缺乏保护,那么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要留下遗憾!”

  这个帖子顿时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许多网友对黄河博物馆的命运表示担心,称黄河博物馆是郑州为数不多的老建筑,希望能保住这座博物馆。

  “不会吧!为什么要这样啊?历史建筑群,不应该受到保护吗?”网友“桐柏南路”跟帖说。

  “郑州的历史痕迹一点一点在消失,郑州的历史文化一点一点在削薄。”网友“乡村音乐”在跟帖中说,“二十四桥明月夜可以留在千年的星光下,苏堤白堤可以从历史延伸到现代,河南呢?郑州呢?”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和理解。网友“he111109”跟帖表示,“因为车站是要明挖施工的,在这附近专家们只找到这里适合修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确实可惜”。

  网友“忙中偷闲”甚至认为,该拆除的一定要拆除,并建议扩大紫荆广场,提高郑州市中心的品位。

  [“地铁”公司]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联系上黄河博物馆的王馆长。他表示,地铁施工主要影响到了博物馆南侧的建筑,包括存放水利碑刻的地方、锅炉房以及厕所。博物馆保存有文物,因此,要动它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至于博物馆是否会因修地铁而搬迁,他不太清楚。

  据王馆长介绍,按照黄委会与郑州市达成的协议,郑州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附近正在修建一座新的黄河博物馆,新馆占地40亩。目前,新馆的主体建筑已经建起。

  随后,记者联系上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社会事务部相关负责人王先生。他告诉记者,地铁施工确实牵涉到了黄河博物馆,目前公司已将具体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王先生未透露方案的任何内容,不过,他表示,待方案批下来后,将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具体情况。

  据了解,紫荆山站为地铁一号线与二号线的换乘站,是郑州市目前规模较大的一个换乘车站。紫荆山站位于紫荆山公园内,其中一号线部分沿金水路南侧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45米;二号线部分沿紫荆山路东侧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83米,二号线南端穿越金水河。

  [众人心声]盼博物馆建筑能整体搬迁

  位于紫荆山路4号的黄河博物馆是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建筑,在老郑州人眼中,它就像人民路上的法桐那样熟悉,是一同走到现在的老朋友。

  昨天下午5时许,黄河博物馆门前的紫荆山路上车水马龙,标志性的龙门鲤鱼雕像正对着静静的馆门,因寒冷而行色匆匆的人们很少留意路东这座米黄色的砖木结构建筑。

  记者很幸运地遇见了家住工人新村的陈先生。今年48岁的陈先生闲时总爱看看黄河博物馆。据他回忆,上小学那会儿,每次经过黄河博物馆,他总是让家人领着去博物馆里看看。

  “早就听说有个新馆在盖着呢,就是没想到,它的命运会因修地铁而这么快改变。”陈先生说,博物馆为地铁让路看样子已成定局,谁也没有办法改变,但是,不管怎么改变,哪怕是馆内的文物都搬到了新馆,他也盼望博物馆以后能恢复原貌。

  不少市民认为,应该好好保护黄河博物馆这一为数不多的老建筑,“它承载的不单是一个城市的记忆,而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内涵”。

  “希望整体移动,地铁建好恢复原状。”网友“0炽天使0”的话代表着众多人的心声。

  相/关/链/接

  黄河博物馆是世界最早的江河博物馆之一

  成立于1955年的黄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黄河为专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馆舍占地近7000平方米,现有建筑3000平方米。米黄色的主建筑陈列大厅属欧式建筑风格,与附属广场上的黄河鲤鱼雕塑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该馆收藏的文物、碑刻和拓片不仅有中国宋代堵口石料、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碑以及1843年洪水水位石刻拓片、1947年花园口堵口碑等,还有黄河重点工程的岩石、岩芯标本和采自黄河壶口河床的山西鳄化石标本。它通过大量图片和珍贵的文物标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历代水患灾害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誉为“黄河巨龙的缩影”和“一部黄河的百科全书”。

  记者 林辉文 李文波 图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