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化遗产大国 更要做文化遗产保护大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文化遗产大国 更要做文化遗产保护大国
2010年01月08日 10:11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没有断裂的文明古国,与悠久历史相伴随,我国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的传统,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在保护。绵延不绝的历史、

  几千年的保护传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色。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更要做、也必须做文化遗产保护大国,承担起为全人类守护共同文化财富的责任。光明日报长期支持文化遗产事业,开设《文化遗产》专刊更是英明之举,希望在业界竖起关注、宣传、报道文化遗产的大旗,使更多的人知晓、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并进而自觉地参与进来。

  谢辰生(文保专家、原国家文物局顾问)

  全球化进程中,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必须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如果不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认同,其后果不堪设想!对于一个民族,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如果断了根、丢了魂,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还谈什么民族复兴!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尊重历史文化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欣闻光明日报开设《文化遗产》专刊,特此祝贺,期待不遗余力地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鼓与呼。

  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刚刚结束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中,一百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用动人心魄的歌舞和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惊艳宝岛。众多台湾民众用发自内心的赞叹和喜爱表达了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共同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两岸共享其荣,共担其责。在中华文明普惠人类的过程中,保护、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必经之路,而文化统一更是最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统一的捷径和坦途。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文化是可以传承的,是造福后世的遗产;文化是可以交流的,能为大众共享。可传承,所以生生不息、永续不断;有交流,才有人类的共同进步。有吸纳和继承,才有底气;有创造和弘扬,才能不断发展。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展示,是我们情感认同的标志,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光明日报开设《文化遗产》专刊宣传和弘扬文化遗产,为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贡献力量,令人称赞。

  祁庆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

  文化多样性是全球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支柱,祖国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维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我们民族的文化主权。文化遗产负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魂,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证”。文化底蕴深厚的光明日报开辟《文化遗产》专刊,对于唤起民众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必将起到特别的推动作用。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