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穆齐尔:他把理性综合带进小说殿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罗伯特·穆齐尔:他把理性综合带进小说殿堂
2010年01月15日 16:27 来源:文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他把理性的综合带进小说殿堂

  1

  1924年,罗伯特·穆齐尔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故: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也是在这一年,奥地利爆发了有史以来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穆齐尔因此陷入经济贫困和丧失亲人的双重痛苦之中。然而,这直接促成了他全身心投入到生命和心血之作《没有个性的人》的创作中。穆齐尔和一家出版社约定,由出版方支付给他固定的生活费,小说完成后即交付出版。

  这注定是一场与魔鬼签订的契约。按照穆齐尔的计划,小说由三卷构成。第一卷《向可能到达的边缘前行》完成之后,于1930年出版;第二卷《进入千年王国》出版于1933年;按原计划,第三卷将于1938年出版,但突如其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一切,他流亡到了瑞士,生活无着,疾病来袭。颠沛流离中,第三卷终成了没能完成的断章。1943年,当它以《遗作残稿》为名出版时,这位日后声名卓著的奥地利作家已辞世整整一年。

  事实上,即使在生前,穆齐尔也不能算是那种典型的“不能被同代人理解的作家”。在他生命的晚年就已经有“穆齐尔协会”成立,他曾获得过各种文学和戏剧奖项。但他最终没有逃脱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孤独,也没在广泛意义上得到应有的重视。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部作品在去世后会获得那么大的赞誉。同为德语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表示:“在当代德语作品中,我从未如此有把握确信后世的判断。《没有个性的人》毫无疑义是最伟大的……这本书的生命将会超出这几十年,并会在未来获得崇高的荣誉。”

  这个预言在今天已经部分地得到实现。几年前,在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下,由作家、评论家和日尔曼文学家各33人组成的评委会提交的一份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排名表中,《没有个性的人》以35票的得分位列第一。不仅如此,穆齐尔的这部作品在西方评论家的眼中,是堪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和托马斯·曼的《魔山》并驾齐驱的现代派巨著。穆齐尔则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伟大作家。

  十年前,这部难读的名著由北京大学德文系张荣昌教授翻译,引进出版,一时间在国内引发了一阵不大不小的“穆齐尔热”。随后,他的部分中、短篇小说和随笔,也陆续引进出版。今年是穆齐尔诞辰130周年,国内的文学界还不见有相关的纪念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温穆齐尔的人生和创作历程,我们又该说些什么?

  2

  关于《没有个性的人》,被引用最多的莫过于昆德拉的话。他认为,穆齐尔“将卓越的、光芒四射的智慧赋予了小说”,“使小说成为绝妙的理性的综合”,并进一步表示,如果说菲尔丁在讲述一个故事,那么福楼拜就是在描写一个故事,而穆齐尔呢,他要思考一个故事。

  其实,用传统的文学视角看,这部奇特的作品概而言之,可以说就是“没有故事”:在奥匈帝国的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旨在筹备1918年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同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年恰好是两个帝国覆灭的年份。32岁的青年知识分子乌尔里希就是这个委员会中的一员。此前,他已经进行过三次尝试,企图出人头地,但是当军官、工程师和数学家的三次尝试都未曾取得令他满意的结果。他就在这个严肃而又怪诞的委员会里无谓地忙碌着,遇见了一些人,和几个情人来往。甚至与亲妹妹之间产生了错位的“爱情”。然而这一切都仅仅只是插曲。

  最后,乌尔里希认识到,对他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由于他在一个极其技术化的时代再也找不到“整体的秩序”,他便决定“休一年生活假”,以便弄明白这个已经分解为各个部分的现实的“因由和秘密运行体制”。这样,他便退而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只对外界事物起反射作用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

  这样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难免招致非议。有人说,穆齐尔过于抽象的叙事特点使人物缺少生气。甚至一些学问高深的人也指责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瓦尔特·本雅明称赞他的智慧而不是他的艺术,爱德华·罗蒂提认为他笔下的人物没有生活,建议他把普鲁斯特作为可以追随的榜样。但也有一些人给予了好评。小说的第一卷出版后,即有评论家比尔赞赏道:“……1075页中没有一行字言之无物,每一行字都对这部无可比拟的作品的整体结构有重要意义。书中写了什么?今日的整个世界。”

  如此表述看似玄虚。却一语道出了小说的“天机”:没有同时代的现代派小说所刻意追求的一切元素。无论其思索的长度,段落的慢节奏,都给人一种“传统式”行文的表象。然而,穆齐尔正是要在此种不引人注目的表象中,对小说进行一场结构性的革命。他把一种执著、细密的分析能力带进了现代小说。这意味着后世的作家倘要具体而确切地解释他的时代和生活,他就必须面对他所树立的这个迄今仍然未曾被逾越的标杆。

  3

  如同所有未完成的传世作品一样,《没有个性的人》同样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悬想,或许还有深刻的启示。同为德语作家的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蒂,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说中感叹道:我向穆齐尔学习的东西是最难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自己的创作,但却不知道这个创作是否能完成,这是一种由耐心组成的冒险行动,它是以一种近乎非人道的顽强精神为前提的。

  确如卡内蒂所言,穆齐尔的“顽强”可说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精神生动表现他在写作过程中经历的难产与反难产的艰难斗争中:为了撰写两篇总计一百多页的小说,他用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其间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工作”。而穆齐尔从1905年开始设想《没有个性的人》,20年代开始动笔,前后易稿二十余次,一直到去世,书仍然没有完成。无怪乎在他看来,“写一本书要比治理一个王国重要得多,而且也困难得多”。

  生前,这位拥有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一生既无职业,也无固定收入,且从未有过如此实际打算的作家曾把作品总是难产的原因,归结为极其微少的传达欲望,而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源于他特殊的文学理念。穆齐尔认为:“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描述:什么是,而是描述:什么应当是……一种现成的世界观是不会承受文学创作的。”换言之,他是想在小说中提供一种新的理想、一种新的道德人。

  然而,穆齐尔所处的时代,差不多就是欧洲历史上观念最混乱、迷惘的时代。旧的时代已告崩溃,新的世界尚未显露,新的理想、新的道德人更无从谈起。由此,穆齐尔本人也像乌尔里希一样找不到“行动的意义”,甚至是感觉到“昏眩”或“无力”,“而且还掺杂着一种可怕的厌恶:对不得不重新开始的厌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评论家表示,穆齐尔的窘迫,恰恰是当时欧洲时代精神的直接反映:它看不到出路何在,它处在“危机”之中,它注定是“未完成的”。

  然而,他的同时代人,甚至是穆齐尔本人未必洞察这种精神的困境。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基本上是在贫困、寂寞、无助和凄凉中度过的。更大的内在贫乏还在于,在此期间,他几乎没有完成任何可供发表的文字。时值1940年,穆齐尔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印象:“我觉得末日在向我招手。”他于两年后去世,身后留下一些书和他的两箱手稿。没有坟墓,骨灰按家族传统洒在日内瓦附近的森林里。

  作者:余扬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