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曲史家钱南扬:从凄苦失业者到曲学大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著名戏曲史家钱南扬:从凄苦失业者到曲学大家
2010年01月18日 17: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钱南扬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960年秋吴新雷献给钱先生的《真迹日录·南词引正》过录本(上图)。42年以后,路工藏本《真迹日录》终于在2002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下图)。

  编者按:本文所记钱南扬先生相关经历,真令人唏嘘感叹。古今中外很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或也有着近同的人生坎坷。基于他们的坚忍与执著,也因为有知遇者的荐扬推引,才使他们终于完成了一段辉煌事业。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凄雨中的一遍遍遮挡、冷风中的一次次援手,是那无私无畏的学术品格和人世温情……文中的陈中凡教授和郭影秋校长,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致敬。

  钱南扬先生(1899—1987)是国内外闻名的戏曲史家和南戏学科的开拓者,他是浙江平湖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曲学大师吴梅的入室弟子。曾在吴梅的奢摩他室遍览曲藏,完成名著《宋元南戏百一录》,作为《燕京学报》专号之九于1934年出版,奠定了现代南戏研究的学科基础,蜚声宇内。1956年,他受聘为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之前身)中文系教授,却不料在1958年的一场冤假错案中被开除出来,成了失去公职的无业人员。更没有料到的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中凡老先生竟敢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力排众议,向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郭影秋同志竭诚举荐钱先生,说他是戏曲研究领域中难得的人才,是南戏专家,杭州校方把他当成垃圾扫地出门,我们要像觅宝一样赶紧去抢过来,发挥他在戏曲研究方面的大作用。我当时是陈老门下的研究生(1960年12月毕业),曾经做过牵线搭桥的跑腿工作,深知其中起落跌宕的曲折内情。过去因碍于极“左”思潮时期的云遮雾障,只能避而不谈,闷声不响。现今欣逢改革开放的盛世,又欣逢钱先生诞辰110周年庆典,我觉得应该把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学林逸事讲出来,以作永久的纪念。

  想办法把他拉到南大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中凡老先生可以说是个了不起的伯乐,他在钱南扬先生遭难之时,竟敢鼎力推举,再三称许钱先生是戏曲研究的宝贵人才。这种胆识,这种眼界,这种能耐,恐怕也是少有比拟的。

  陈中凡(1888—1982),原名钟凡,字觉元,清末入两江师范学堂,研究经学。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是蔡元培和陈独秀的高足。当时恰逢曲学大师吴梅应蔡元培校长之聘到北大,与留校任教的陈先生比邻而居,两人结为曲友。1921年秋,陈先生受聘为东南大学国文系首届系主任,于次年便把吴梅拉来东南大学,使曲学在南京昌盛起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梅避寇内迁,颠沛流离,涉险跻危,于1939年3月病逝于云南大姚县李旗屯。幸有弟子卢前(1905—1951),在中央大学传授其业。但卢前过世后,本校的曲学断了档。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谈起》,这使陈先生大为激动。这年秋后,陈先生招我为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他兴奋地对我说:“今年在北京,满城争说《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昆曲。这种局面应该在大学的讲坛上反映出来。我们南大在曲学方面是有优良传统的,打从20年代到30年代,吴梅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时,素来是联系演唱实际来进行教研活动的。”陈先生认为吴梅曲学的核心特点就是把戏曲作为综合艺术来研究,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气概,这种学风,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所以他对我的指导方针,便是按照吴梅曲学的范式来进行,要我从看戏唱戏入门,特地为我请了一位老曲师教唱,还学了一些舞台艺术的基本知识。

  其实,陈老本来是研究群经诸子和思想文化史的,曾先后出版了《经学通论》、《诸子通谊》、《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韵文通论》、《两宋思想述评》等 10多种专著。但自从与吴梅结交后,认识到民族戏曲的重要价值,转而从事古典戏曲的研究,大力提倡在南大中文系恢复吴梅曲学的优良传统。陈老为人宽厚、大度,鼓励我转益多师。他谦逊地说自己只是吴梅的朋友,不足以承接吴梅的曲学事业,必得另外找一个吴梅的嫡传弟子来,才能在南大真正恢复吴梅的传统。有一次,陈老给我讲课,手里拿着一本钱南扬先生在1936年出版的《元明清曲选》,赞叹地说:

  钱先生这本书的选注功力十分扎实,精义甚多。他是吴梅的及门弟子,既能唱昆曲,又能搞研究。他到北京时,吴梅还在北京大学,而当他拜吴梅为师时,吴梅已来到东南大学。他到苏州吴家读曲,跨越南北,尽得真传。但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要想办法,怎样才能把他拉到南大来!

  陈老和钱先生非亲非故,只是读其书而佩服钱先生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造诣。他老人家为了恢复吴梅的曲学传统,一门心思要把钱先生拉到南大来,但由于互不相识,无从联系。

  过了一阵,陈老跟我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派出去,请进来’。先派你到浙江师范学院,去摸摸情况,试探一下,看看是否能把钱先生拉到我们这里来!”陈老煞费苦心,通过南大教务处发公函到浙江师院,让我以“短期进修两个月”的名义,去拜在钱先生门下。在得到浙江师院中文系回函同意后,我在 1957年初夏到了杭州,得以亲聆钱先生的教诲。但调钱先生到南京的事,对方无论如何不肯答应。

  试探不成,陈老只得偃旗息鼓,再也不谈此事了。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