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兴佛寺法堂河南辉县现天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宋兴佛寺法堂河南辉县现天日
2010年01月21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辉县1月21日电 (记者 师红垒)日前,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杨圪垱村发现一所创建于北宋政和年间现名为兴佛寺大殿,大殿在明宣德、清乾隆、光绪年间又屡次重修,民国之后寺院损毁,现仅有法堂内宋代16根石柱屹立在殿内。

  法堂坐北朝南,青石台基,平面分布由16根青石柱础呈棋格状分列,形成柱网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大殿内部共有16根柱子,均为大八角青石柱,柱径0.80米,柱高分别为3.30米、3.50米、4.0米不等。柱础除前檐为莲花造型外,其余均为大覆盆素面造型。后檐部分石柱上镌刻有菩萨画像、名称及施主姓名。大门内两侧大八角石柱每面上下通体布满线刻图案。整个石柱上下共分三个雕刻分区,自上而下依次为罗汉像及供养人像、题记、盘龙等图案。石柱每面均各线刻一尊罗汉像,两根石柱共16面计刻16尊罗汉像,画像上左侧均有名号,即典型的“十六罗汉”造型,人物头部光滑,外绕一匝圆圈,手中执有各自的法器,前有供桌与茶具,以及供养弟子,或为一童子、或为一男一女侍从。线条圆润柔滑流畅,图案简洁明快,布局合理。两柱北侧面中部各有一处题记。其中一处则记述了法堂的名号、创始人、创建年代等情况,另一处则是信徒施造柱子时留下的“说偈赞佛”。

  兴佛寺法堂16根通天石柱完整保留了创建时期的大部历史信息,雕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豪华端庄,为研究宋代的建筑、绘画、雕刻以及家具造型等艺术提供了珍贵而又丰富的实物资料,十六罗汉画像也为研究宋代民间罗汉信仰的发展渐进情况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料。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